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思想

发布时间:2017-10-15 08:46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儒道互补 文学 绘画 建筑


【摘要】:自从我国文化进入繁荣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就体现出了两大主流文化,即儒与道两家思想。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两家思想也浸透在传统文化之中并不断发展。虽然两者的思想有一些不同,但在精神本质和深层结构上却有着相同之处。而且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一直体现着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即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儒道互补 文学 绘画 建筑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即为儒道互补思想,它支撑了我国两千年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在以往的观念中,儒道思想看似互相对立,一个积极入世,一个消极遁世;一个主张事在人为,一个主张自然无为;一个是忧国忧民的思想,一个是闲散山林的态度。然而,它们在这看似对立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继民;;论儒道互补的秩序自由最简关系[J];中州学刊;2013年12期

2 白奚;孔老异路与儒道互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梁建民;中国士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场——也论儒道互补[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安继民;;论儒道互补[J];学习论坛;2007年03期

5 董平;;“儒道互补”原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李军;张小燕;;“家族相似”理论视域中的儒道互补[J];兰州学刊;2007年12期

7 姜青蕾;;儒道互补的思想根源及其社会价值[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8 白显鹏;;论儒道互补的三种形态[J];齐鲁学刊;2010年03期

9 武立波;;儒道互补框架下的个体与集体关系[J];学理论;2010年34期

10 吴永和;;试论“儒道互补”的内在契机[J];江苏社联通讯;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涂阳军;郭永玉;;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商原李刚;;论儒道互补的和谐社会理念[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张梅;;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塔西雅娜;对儒道互补理论进行立体、交叉和动态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吴铭 彭韧 ;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复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倩文;“儒道互补”对中国企业品牌建构的现代价值[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伟;儒道互补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卓磊;论程抱—小说《天一言》里的儒道互补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仲;儒道互补  中西融合[D];安徽大学;2003年

5 姚明会;“身国同构、儒道互补”[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6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36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3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