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和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莞市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把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到了战略部署的重要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当前,东莞市水乡片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得到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政策配套、设施建设、品牌打造、活动举办、人才组建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体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同时,整个过程中,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配置,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是科学,是否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存在着需要完善和值得商榷的地方。有鉴于此,本文从政府责任的角度出发,对东莞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进而推动东莞水乡公共文化服务的繁荣发展。本文由六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提出了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目的,对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阐明了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理论,包括了公共文化服务提出背景、界定、特征和作用。第三部分介绍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背景,并着重介绍了东莞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第四部分深入阐述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五部分分析了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模式,并总结归纳了四点经验借鉴。最后第六部分,结合水乡片区的实际情况和前文总结的经验,从服务社会化、设施建设、产品提供以及各项政策机制建设等方面对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将水乡片区的十镇一港作为一个发展整体,积极探索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东莞属于创新性的举措,具体工作仍处于初步的摸索阶段。学界针对这一项目而进行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东莞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其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力争找出这些问题背后的规律性的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水乡片区进一步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莞水乡片区 公共文化服务 问题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4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导论8-13
- (一)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8-9
- 1. 研究背景8
- 2. 研究目的8-9
- 3. 研究意义9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1. 国外研究综述9-10
- 2. 国内研究综述10-11
- (三)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11-13
- 1. 研究内容11
- 2. 研究方法11-12
- 3. 研究思路12-13
- 二、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理论13-18
- (一) 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13
- (二) 公共文化服务的界定13-15
- 1. 服务主体14
- 2. 供给方式14-15
- 3. 服务对象15
- (三) 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性15-16
- 1. 公平性15
- 2. 公益性15
- 3. 基本性15
- 4. 多样性15-16
- 5. 均衡性16
- (四) 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16-18
- 1.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16
- 2. 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16
- 3. 有利于促进地区文化协调发展16-17
- 4. 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17-18
- 三、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背景和东莞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18-27
- (一) 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背景18-19
- 1. 文化萌芽(1979年至1999年)18
- 2. 文化新城(2000年至2010年)18-19
- 3. 文化名城(2011年至今)19
- (二) 东莞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19-27
- 1. 地域特色明显,建立资源丰富的文化网络20-21
- 2. 加大设施建设,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21
- 3. 弘扬传统优势,打造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21-22
- 4. 坚持多样便利原则,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2-23
- 5. 引好育好文化人才,组建专业的文化服务队伍23
- 6. 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规范图书信息资源管理23-25
- 7. 强化政策配套,落实科学的公共文化管理办法25-27
- 四、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7-32
- (一)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27-29
- 1. 非政府力量参与度不够27-28
- 2.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同步28-29
- 3. 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缺乏沟通,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单一29
- 4. 部分公众主体意识和主动性不足29
- (二)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9-32
- 1. 基层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认识不足29-30
- 2.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度尚未完善30
- 3. 文化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缺乏所需人才30-31
- 4.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短缺31-32
- 五、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模式和经验启示32-39
- (一)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模式32-37
- 1. 国外先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模式32-34
- 2. 我国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模式34-37
- (二) 国内外公共化服务建设的经验启示37-39
- 1. 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的阵地37
- 2. 充足的资金保障,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37-38
- 3. 广泛的参与力量,最大效益地调动了各方资源38
- 4. 多样的服务方式,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38-39
- 六、水乡片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39-47
- (一)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39-40
- 1. 大力培育非营利性组织39
- 2. 明晰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领域39
- 3. 支持群众自办文化、自我服务39-40
- (二) 强化水乡片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40-42
- 1. 构建覆盖全面、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硬件设施网络40-41
- 2. 举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41-42
- 3. 塑造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避免同质化造成的资源浪费42
- (三)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建设42-47
- 1. 建立全面高效文化需求反馈机制42-43
- 2.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机制43-44
- 3. 落实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44
- 4. 制定健全完备的政策扶持机制44-45
- 5. 实施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45-47
- 结语47-48
- 注释48-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显波;陈群民;钱洁;;“十三五”时期上海文化发展思路研究[J];科学发展;2015年06期
2 阮可;;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参与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03期
3 张琳娜;朱孔来;;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评述及未来展望[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刘纪英;;新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探析[J];学理论;2012年26期
5 李少惠;余君萍;;西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综述及其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6 赵乃崴;;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2年14期
7 齐勇锋;李平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1期
8 罗思;;纽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借鉴[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年01期
9 罗云川;张彦博;阮平南;;“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年12期
10 闫平;;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特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鹤云;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2 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油新;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2 董yN;青岛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发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3 朵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杨斯华;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李贺亭;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6 吴京金;政府管理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7 陈焰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俞静月;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王吉;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公共文化需求及政府服务策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李晓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3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5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