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基于SECI模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0:18

  本文关键词:基于SECI模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ECI模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隐化 分享 个性化定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下同)作为我国的民族文化瑰宝,是我国对外宣传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语境的变革,探索非遗新的传播途径和手段刻不容缓。在当下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要不断开拓新的传播思路,寻找非遗创新传承和其它领域传播模型的映射关系,为非遗发展寻找新的传播策略,并着力开发基于非遗文化元素的产品设计,建立活态化、立体化的传播方式,这对于增强受众的参与度、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SECI模型(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Internalization即SECI模型,下同)是知识创造领域的模型,其关于知识不断转化的观点与非遗知识转化存在契合之处,本文试图结合SECI模型的理论框架和非遗现有的传承特点,寻找传播学的理论支撑,寻找非遗传播的关键环节并就此提出新的非遗传播策略,即组合策略和转化策略。尝试利用Android中Fragment的技术、Java的多线程编程以及第三方开放平台SDK,结合新的传播策略设计一款青花瓷纹饰移动应用。结合用户体验的基本知识和APP设计所考虑的因素,将定量研究中的问卷分析法和定性研究中的访谈法相结合,对青花瓷纹饰移动应用进行可用性和趣味性的测试,分析人们对青花瓷纹饰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并分析基于非遗文化元素的设计对于传播非遗知识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案例提出现实可行的非遗传播策略,对于非遗现代传承和产品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符合当今传播环境和媒介生态的传播策略,能够将显性的非遗知识更快地转化为隐性的对非物质文化的自觉关注力。针对人们个性化的操作需求和怀旧情感诉求的非遗元素,可以促使人们主动了解非遗的欲望,通过接触生动化、直观化的显性非遗知识,实现个人非遗常识积累的螺旋上升。
【关键词】:SECI模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隐化 分享 个性化定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课题来源10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15
  • 1.2.1 SECI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非遗产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2.3 非遗传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2.4 非遗产品化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5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5-17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第2章 SECI模型应用在非遗领域的可行性分析17-25
  • 2.1 SECI模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概述17-22
  • 2.1.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7
  • 2.1.2 SECI模型的产生17-18
  • 2.1.3 非遗的共性传播特点18-19
  • 2.1.4 非遗的当代生存环境概述19-22
  • 2.2 显性与隐性知识在非遗中的映射22-23
  • 2.2.1 显性知识与非遗的映射关系分析22-23
  • 2.2.2 隐性知识与非遗的映射关系分析23
  • 2.3 本章小结23-25
  • 第3章 SECI模型框架下的非遗传播策略25-37
  • 3.1 SECI模型的理论框架与知识转化螺旋25-26
  • 3.1.1 SECI模型的理论框架25
  • 3.1.2 知识转化螺旋25-26
  • 3.2 非遗传播的的四个阶段26-29
  • 3.2.1 社会化阶段26-27
  • 3.2.2 外在化阶段27
  • 3.2.3 组合化阶段27-28
  • 3.2.4 内隐化阶段28-29
  • 3.3 非遗传播的关键环节分析29-31
  • 3.3.1 显性非遗知识的组合化29-30
  • 3.3.2 显性非遗知识向隐性非遗知识的内隐化转换30-31
  • 3.4 显性知识的组合策略31-32
  • 3.4.1 知识来源组合化31
  • 3.4.2 表现形式组合化31-32
  • 3.4.3 传播媒介组合化32
  • 3.5 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策略32-36
  • 3.5.1 整合化信息编排提高传播效率33-34
  • 3.5.2 趣味化操作体验提升用户参与34
  • 3.5.3 个性化需求定制延伸设计体验34-35
  • 3.5.4 社交圈分享实现裂变传播效果35-36
  • 3.6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青花瓷纹饰移动应用设计与实现37-47
  • 4.1 系统阐释37-38
  • 4.2 系统设计38-44
  • 4.2.1 模块设计38-41
  • 4.2.2 界面设计41-44
  • 4.3 系统实现44-45
  • 4.3.1 数据库存储模块实现44
  • 4.3.2 功能模块开发44-45
  • 4.3.3 分享模块实现45
  • 4.4 本章小结45-47
  • 第5章 青花瓷纹饰应用的用户体验分析47-54
  • 5.1 用户体验概述47-48
  • 5.2 用户体验测试及数据分析48-52
  • 5.2.1 测试准备48
  • 5.2.2 测试过程48-50
  • 5.2.3 数据分析50-52
  • 5.3 现实意义52-53
  • 5.3.1 陌生感引发自觉关注52-53
  • 5.3.2 怀旧情结激发文化共鸣53
  • 5.4 本章小结53-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1 非遗网站具体信息汇总59-61
  • 附录2 青花瓷纹饰设计APP的用户体验调查问卷61-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熙悦;胡新平;;组织间知识网络结构与知识创造的螺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年04期

2 惠恭健;;世博影像传播的种类与实现途径初探——传播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周波;;对话与倾听:当代语境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06期

4 齐如林;张宪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视听复合传播模式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石文典;杨丽恒;;实践社区中隐性知识转化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1054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54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3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