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端午节龙舟竞渡习俗的传统仪式与保护策略
本文关键词:温州端午节龙舟竞渡习俗的传统仪式与保护策略
【摘要】:温州龙舟竞渡活动传统上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其主要程序分为五个阶段:请神,进河,摆祭与参龙,斗龙,收殇。它主要有四个特色:一是竞渡习俗极为繁盛和普遍;二是传说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越王勾践训练水军,并祭祀"五阴太保""36殇官"等神灵;三是由"参龙"这种祈福辟邪的祭祀活动发展为一种口头诗歌竞赛;四是具有水上台阁这种观赏性龙舟。历史上温州龙舟竞渡常出现安全事故和经费摊派的弊端,因而屡遭官府严厉打压甚至强行禁止。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中,应按着传统面目复兴温州龙舟竞渡习俗。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温州 端午节 龙舟 竞渡
【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课题(CRIHAP201506)
【分类号】:K892.1
【正文快照】: 温州端午习俗有划龙舟、吃粽子、吃薄饼、悬挂菖蒲艾蒿、系长命缕、“撞蛋”1等。其中最为盛大、最有特色的是龙舟习俗。它也是温州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热闹的节日习俗。温州临海,城区河流纵横,又有很盛的龙信仰和水神崇拜。温州人团体意识强,争强好胜,由于经商风习浓重而更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英夫;三夹龙舟竞渡[J];岭南文史;1999年S1期
2 马江丽;;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刍议[J];航海;2012年05期
3 申小红;;顺德“龙舟竞渡”礼仪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张伦笃;;我国竞渡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J];云梦学刊;1992年02期
5 杨茂锐;;独特的苗族龙舟竞渡[J];理论与当代;2008年03期
6 魏奕雄;龙舟文化研究[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7 孙琳;郑家俊;;万里长江“竞”渡 极目楚天舒[J];文化月刊;2012年07期
8 曹美琴;;浅析端午龙舟文化及其现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张一龙;张子沙;;龙文化与龙舟竞渡发展研究[J];云梦学刊;2014年03期
10 林文波;;考证春秋战国龙舟竞渡活动[J];兰台世界;2014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明辉;;龙舟竞渡的功能特点与龙舟文化的经济社会效应[A];2009第五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苏艳琦;;做大做强集美龙舟文化品牌[A];2009第五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刘刚;吴小玲;;彰显与重塑:龙舟文化对闽南精神的影响[A];2011第七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刚;吴小玲;;彰显与重塑:刍议龙舟文化对闽南精神的影响[A];2011第七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杨柳;;从中华民族先民龙的崇拜到今日的龙舟文化[A];2009第五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未;龙舟竞渡长山江 端午民俗逛云龙[N];中国艺术报;2014年
2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王福民;龙舟竞渡与中华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12年
3 新华社记者 章利新邋余瑛瑞 裴闯;一样的传承 多样的风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刘新华 铜仁学院黔东文化研究中心成员;锦江龙舟文化[N];铜仁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攀;在城市高楼中坚守传统习俗[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 张中一;中国龙舟文化探源[N];光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程永高;南湖龙舟竞渡暨第一届市民运动会龙舟比赛举行[N];嘉兴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燕 栾吟之 沈轶伦 实习生 贾佳;传统节日,唤醒人与人之间温情[N];解放日报;2013年
9 梁子;龙舟文化面面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 李汉秋;端午溯源:从“天人相应”到龙舟竞渡[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月霞;宁波云龙镇龙舟竞渡习俗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国强;岭南龙舟文化[D];暨南大学;2006年
3 单慧;从行舟到龙舟[D];苏州大学;2013年
4 黄衬安;东莞龙舟文化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60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60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