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妈祖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源于“林默”本人的一些客观事迹及民间传说,从宋朝开始即有相关的历史记录,萌芽于妈祖海洋文化,发展于妈祖信仰、风俗的传播,弘扬于妈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相配套产品的产业化,目前莆田市政府在妈祖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采取了一定的行为措施,但仍有可改进之处。本文以妈祖文化为例,探讨政府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行为。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政府行为,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总结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认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主要采取制定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发挥政府职能与民间组织的共同保护作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等手段。其次,对妈祖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传承进行介绍,重点分析了莆田市在妈祖文化传承中的主要不足:一是妈祖旅游产品缺乏引导,产品形式单一且创新性不足;二是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力度不够,妈祖文化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可以进一步提升;三是妈祖文化高级创意人才稀缺,传承队伍建设不足。最后,在借鉴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传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妈祖文化传承中政府行为的优化建议:一是政府合理引导,丰富妈祖文化产品类型,突出旅游文化及产品特色;二是加强妈祖品牌营销,扩大妈祖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加强妈祖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妈祖文化的弘扬提供智力保障。
【关键词】:妈祖文化 传承 政府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2-16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6-17
- 1.3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17-19
- 1.3.1 研究理论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19-21
- 1.4.1 研究思路19
- 1.4.2 创新之处19-21
-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政府行为概述21-31
- 2.1 相关概念界定21-24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特殊性21-22
- 2.1.2 政府行为界定22-24
- 2.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政府行为分析24-28
- 2.2.1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政府行为24-27
- 2.2.2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政府行为27-28
- 2.3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政府行为的经验28-31
- 2.3.1 制定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28-29
- 2.3.2 发挥政府职能与民间组织的保护作用29
- 2.3.3 加强“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的建设29-30
- 2.3.4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30-31
- 第3章 妈祖文化传承中的政府行为现状分析31-44
- 3.1 妈祖文化的起源、内涵与发展31-34
- 3.1.1 妈祖文化的起源31-32
- 3.1.2 妈祖文化的内涵32-33
- 3.1.3 妈祖文化的发展33-34
- 3.2 莆田市妈祖文化传承中的政府行为34-40
- 3.2.1 建立法律法规和完整政策体系35
- 3.2.2 引导妈祖文化产品的开发35-37
- 3.2.3 注重妈祖文化媒介的运用37
- 3.2.4 重视妈祖文化学术的传承37-38
- 3.2.5 开发莆田文化旅游产业38-39
- 3.2.6 加强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39-40
- 3.3 妈祖文化传承中政府行为的不足40-44
- 3.3.1 妈祖文化旅游产品形式单一40-41
- 3.3.2 两岸文化交流与品牌建设力度不够41
- 3.3.3 妈祖文化创意高级人才稀缺41-42
- 3.3.4 弘扬妈祖文化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42-44
- 第4章 妈祖文化传承中的政府行为优化建议44-51
- 4.1 加强弘扬妈祖文化的政策制定与规划44-45
- 4.1.1 争取弘扬妈祖文化的政策44
- 4.1.2 编制弘扬妈祖文化的规划44-45
- 4.2 引导妈祖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45-47
- 4.2.1 突出妈祖旅游文化产品特色45-46
- 4.2.2 培育妈祖旅游精品46-47
- 4.2.3 打造文化主题公园47
- 4.3 重视妈祖文化的品牌营销47-49
- 4.3.1 加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47-48
- 4.3.2 树立美好莆田形象48
- 4.3.3 努力拓展客源市场48-49
- 4.4 加强妈祖文化人才的吸引与培养49-51
- 4.4.1 吸引创意人才流入49
- 4.4.2 培育旅游创意人才49-5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1-53
- 5.1 研究结论51-52
- 5.2 研究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财;;妈祖文化与闽台交流[J];两岸关系;2009年07期
2 张元坤;;强化妈祖文化精神纽带作用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J];福建理论学习;2010年05期
3 陈淑媛;黄新丰;;妈祖文化品牌在产业界的延伸与创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4 ;闽台启动合作编纂《妈祖文化志》工作[J];中国地方志;2010年11期
5 陈建山;;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妈祖文化保护与开发[J];群文天地;2012年23期
6 保山;澳门的妈祖文化及其它[J];陕西审计;1999年S1期
7 ;本刊在山东长岛召开“民间信仰与传说暨妈祖文化研讨会”[J];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05期
8 ;莆田市“妈祖阁”、“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海内外有奖征联(赋)启事[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7年08期
9 ;莆田市“妈祖阁”、“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海内外有奖征联(赋)启事[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07年08期
10 田真;论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翁海珠;;弘扬妈祖文化 促进海西建设[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水雄;;进一步传承弘扬妈祖文化 促进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A];当代海南论坛’2011冬季峰会——让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海南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论文集[C];2011年
3 涂敏;;浅谈妈祖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房奕;;莆田妈祖文化在上海的传播[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许元振;;探析妈祖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内容形态转型[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妈祖文化 汉文化中的一支奇葩[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福建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妈祖文化保护研究中心 (执笔:陈宜安 林国平 何绵山 刘大可 彭文宇 俞黎媛);妈祖文化的人文价值及其遗产保护[N];光明日报;2003年
3 陈舟;妈祖文化地位获国家正式确认[N];中国社会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建平;妈祖文化,助推莆田港城崛起[N];福建日报;2006年
5 张原;天津市妈祖文化促进会成立指日可待[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尤芳平;天津妈祖文化促进会成立[N];团结报;2007年
7 黄国华;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N];湄洲日报;2008年
8 刘景辉;提升妈祖文化研究水平[N];湄洲日报;2008年
9 记者 朱秀兰邋实习生 吴鹤妹;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落成典礼隆重举行[N];湄洲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周文辉;发展妈祖文化事业和产业[N];湄洲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晓天;辽宁地区妈祖文化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蔡泰山;妈祖文化与两岸关系发展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晴晴;妈祖文化的地理过程与空间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宋君君;妈祖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3 姜琨;大连地区妈祖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洁;天津妈祖文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傜萱;妈祖文化在环渤海地区的历史传播与地理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陈阳迪;妈祖文化与莆仙戏舞蹈表演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倩;妈祖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现代转化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凌晓明;基于民俗建筑文化的湄州岛妈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及景观构筑建议[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邢鹏;庙岛妈祖文化园项目规划方案及实施策略[D];郑州大学;2014年
10 连丽娟;福建省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5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9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