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中国丛报》的孔子观及其向美国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7-11-08 21:49

  本文关键词:《中国丛报》的孔子观及其向美国的传播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丛报》 孔子形象 传播媒介 在美影响


【摘要】:作为美国传教士主办的在华英文刊物,《中国丛报》解读了被传教士视作巨大障碍的孔子及其思想,认为孔子讲究僵化礼仪,言辞晦涩,排斥上帝,其思想笼罩之下的中国了无生气,缺乏创新激情,与世界脱节。通过捐赠、订阅、图书馆收藏和报刊转载等途径,《中国丛报》大量传入美国,其孔子观也随之进入美国的社会文化意识,成为早期美国了解孔子的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美国传教士在华宣教策略的转变。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孔子思想传入美国的渊源研究”(14BZS08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5
【正文快照】: 《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以下简称《丛报》)由美国来华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32年5月创办,1851年12月停刊,总共20卷,洋洋洒洒一万余页。《丛报》以英文出版,有着丰富的中国信息,集中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在华欧美传教士的中国观,是学界研究中外

本文编号:1158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158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