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闽东朱子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保护利用

发布时间:2017-11-13 16:11

  本文关键词:闽东朱子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保护利用


  更多相关文章: 闽东朱子文化 独特价值 保护利用


【摘要】:闽东朱子文化的遗存十分丰富,现存的不仅有古州志、古府志和旧县志的有关记载,还有有十几幅墨宝和手植桧、朱熹砚等。闽东朱子文化价值独特,不但具有补白性,而且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内涵十分独特,其一闽东古文化为朱熹完善理学提供了丰富营养;其二朱熹晚年的论著与实践,也大大丰富了闽东的古文化。在闽东朱子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一是有关的保护和利用要注意统筹规划;二是有关的保护和利用立足点要高;三是福安朱子文化公园应建成"礼"文化实践示范区;四是要加强宁台合作,携手承传朱子书院文化。
【作者单位】: 宁德市行政学院;
【分类号】:G127
【正文快照】: 一、闽东朱子文化的遗存朱熹(1130.9—1200.4),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称晦翁,遁翁等,出生于尤溪,寓建阳,他多次到闽东讲学。时间最长的是一次在晚年,即1197年到1199年。朱熹到闽东讲学的史实,正如福建省社科联原副主席、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马照南2003年所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颜立水;;厦门可以打造“朱子文化”品牌[J];群文天地;2011年04期

2 蔡方鹿;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四川社联通讯;1990年06期

3 葛兆光;;寰中谁是中华?——从17世纪以后中朝文化差异看退溪学的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4 赵健全;;弘扬传统文化精华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朱子学与和谐社会”高峰论坛综述[J];中国哲学史;2006年01期

5 邹赣华;;基于SWOT分析的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发展的探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章廷泗,詹雯;对宋代闽北文化全盛的思考[J];福建学刊;1989年02期

7 彭亮;;“武夷山-黄山-三清山”三山论“道”——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召开[J];风景名胜;2008年09期

8 陈放;陈维新;;近年来东北亚文化研究概述[J];东北亚论坛;2006年06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荣元;;借鉴朱子治家智慧 构建和谐社会基础[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C];2008年

2 郑伊珊;;李光地《朱子礼纂》述要与对闽台文化之影响[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秀琳;;朱子学与书院文化[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吴吉民;;新模式: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圈[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高令印;;朱子学在中华文化史上的价值和作用[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云传;陈文敬;;朱子学说对晋江历史文化的影响初探[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利华;;朱熹在武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与影响[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利田;;武夷山文化遗产的精华及其当今价值[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草;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N];福建日报;2000年

2 记者 周琳;两岸共同打造朱子文化品牌[N];福建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熊慎端 朱燕涛;追寻“朱子之路” 体验朱子文化[N];华东旅游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罗勇安;传承弘扬朱子文化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N];闽北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裴礼辉;缘聚武夷 架设金桥[N];闽北日报;2010年

6 鹤鸣;朱子学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N];福建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陈忠;“理学名邦”打造两岸交流大平台[N];闽北日报;2010年

8 陈官辉 邱游惠 陈忠;“时空流转,文化之根永不变”[N];闽北日报;2010年

9 记者 高福悦;首届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举行[N];福建工商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刘辉 吴旭涛 金文莲;朱子文化:一个世界级品牌的复兴路[N];福建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婧;儒家朱子学と中日近世家族制度の形成にっぃて[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王起;江户前期儒学者山麓素行古学思想研究——以《山麓语类》为中心[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81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181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6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