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我国非遗保护中的社会分工与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17-11-14 15:35

  本文关键词:我国非遗保护中的社会分工与责任担当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分工 责任


【摘要】:保护非遗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愿望。参与非遗保护的各种组织和群体需要明确各自的社会分工和责任担当。从当前各种相关理论和实践来看,非遗保护涉及的组织和群体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民间组织、学术研究者、社区民众、工商界(公司或企业)等。在这些社会力量中,国家是非遗保护的决策者和引领者,地方政府是非遗保护政策的执行者,民间组织是非遗保护的协助者,学术研究者是非遗保护理论和行动的指导者,社区民众和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和具体实践者,工商界是非遗保护资金的保障者。在非遗保护中,这些力量都不可忽视,缺少任何一方,都很难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研究”(11CMZ032) 重庆市教委第二批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重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化协同发展实证研究”(渝教人〔2014〕47号)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15QNSH15)
【分类号】:G122;D922.16
【正文快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遗)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愿望。非遗保护不仅需要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认可和理解,更要明确各种社会力量的社会分工和责任担当。非遗保护涉及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民间组织、学术研究者、社区民众、工商界(公司或企业)等

本文编号:1186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186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