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俗文化的传承与改造
本文关键词: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俗文化的传承与改造
【摘要】:早期中国共产党从当时的革命形势出发,对我国的俗文化进行改造。此次改造以宗教迷信、封建伦理、风俗习惯为对象,在分辨优劣的基础上对俗文化进行去劣存优,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取得国民大革命的胜利贡献了力量。早期中国共产党对俗文化的传承与改造,也为当代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俗文化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与启示。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3JDSZK0025)
【分类号】:K26;G122
【正文快照】: “俗文化,是由普通群众乃至下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拥有和享用的比较粗糙、比较直观、比较素朴、比较真实、比较富于情景和感性色彩,并具有相当的地方性、非规范性、无序性和社会心理性的文化成果”[1]。俗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得最为紧密。早期中国共产党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玫芳;;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李平;一次“雅俗文化与我们的时代”讨论侧记[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02期
3 ;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论坛议程[J];旅游学研究;2007年00期
4 娄德平;;在“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论坛”上的致辞[J];旅游学研究;2007年00期
5 范毓周;;保护年俗文化,促进旅游发展[J];旅游学研究;2007年00期
6 "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与会全体代表;;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南京)倡议书[J];旅游学研究;2007年00期
7 何林香;;试述民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J];神州;2013年05期
8 李德顺;;雅俗文化之辩[J];学理论;2005年02期
9 王少安;周玉清;;两种对立的雅俗文化观论析[J];中州学刊;2011年06期
10 张顺行;;论我国市场经济下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发展[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旭;林红;;渔俗文化浅论——兼论“中国开渔节”对渔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2 翁卫平;郑邦俊;;莆仙民俗文化浅析[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家成;;从汉阴看年俗文化特徵[A];《今古中国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贾军;卓丽环;;中国节庆的花俗文化[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庆元 扬帆;春节申遗只为保护年俗文化[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吴小雁;年俗文化 在多元中走向和谐[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白雪;说说年俗文化[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薛建荣 许文利;打造年俗文化产业路[N];发展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玉玲;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N];光明日报;2013年
6 武宇林;留住年俗文化之根 振兴中华民俗文化[N];吕梁日报;2013年
7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 副主席 罗杨;渔俗文化的恋歌[N];光明日报;2014年
8 肖洁;年俗文化也是咱中国的“国宝”[N];兰州日报;2007年
9 宫苏艺;保护年俗文化要从具体活动入手[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见习记者 刘书艳;“整个社会都浮躁,俗文化才有了市场”[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成姬;韩国巫俗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6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196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