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新韩流”现象分析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新韩流”现象分析研究
【摘要】:韩中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自1992年建交之后,随着韩流文化的传播,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韩流在中韩文化交际中的巨大作用是无法否认的。“韩流”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中华圈,经历了生成期、发展期,至今已经迈入了3.0时代,即“新韩流”时期。与以往的韩流现象不同,新韩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以K-pop为主导文化产业;(2)传播路径更加注重智能网络环境的应用;(3)传播方式发展为自下而上的传播;(4)fan文化-cover文化盛行。本论文运用社会学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特别是构造论和效果论对人文学的新韩流文化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跨文化交际构造层面来看,新韩流现象在中国的流行与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韩中两国关系及两国的文化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1世纪是文化多元化的世纪,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韩中两国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活跃的交流、两国政府为各自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的多样的政策等环境因素在韩中跨文化交际中的新韩流现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本论文也分析了新韩流的跨文化交际效果。主要从对新韩流现象的理解、韩中两国共同制作带来的文化变动、反韩流现象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新韩流现象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方案。并由此对如何进一步扩展韩中两国的跨文化交际进行了论述。韩中两国是同属汉字文化圈、儒教文化圈的一个文化共同体,建立在文化共同体事实基础上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深厚而悠久。两国应在这样的意识基础上谋求两国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并通过共同制作、共同投资等互补式的合作关系达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另外韩中两国也应秉承相互尊重、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打造新的文化品牌,在两国合作系统整备及网络构建方面实现活性化发展。本文旨在通过运用跨文化交际构造理论和效果理论对新韩流现象进行的分析研究,为韩中两国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提供契机,也为全球化背景下韩中两国文化的共同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外的文化产业及文化政策[J];前线;2006年06期
2 钱国旗;张晓敏;王滨;张鹏;韩育臻;高建华;许慈青;谭文婧;钱国旗;;文化政策与社会发展[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蒋积伟;;建国以来中共文化政策述评(1949—1976)[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01期
4 蒋积伟;;1949~1976年中共文化政策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3期
5 曹林;;这个文化政策太没文化[J];同舟共进;2007年06期
6 贾可春;;文化产业:我们要产业化什么样的文化[J];领导之友;2007年06期
7 钱国旗;徐德勇;陈静;马加路;刘芬;于同艳;鹿金伟;林先建;赵展;王洪发;张昆亮;;历代文化政策及其得失[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苏爱萍;;简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J];理论学习;2008年10期
9 尹明明;;巴黎文化政策初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10 高福安;刘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永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化政策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穆敏;张衍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爱萍;;论先进文化之内涵[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孙正甲;王慧然;;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A];时代·创新·先锋队——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1年
5 陈桓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6 陈皓;;浅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7 于淑娥;;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品牌建设——以青岛市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张玉国;朱筱林;;文化、贸易和全球化[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9 徐玲;;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直面城乡现实,跨越数字鸿沟[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殷庆威;;试论文化生产力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帆;我市召开文化系统座谈会[N];焦作日报;2007年
2 应再泉;加快文化建设 提升文化“软实力”[N];台州日报;2007年
3 章建刚邋陈新亮 张晓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形势下的发展诉求[N];学习时报;2007年
4 王洪波;5年勤政结晶汇集新作《文化政策与香港传承》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文化建设的坚强保障[N];广安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毛俊玉;文化政策是文化强国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 郭亚丽;试论以文化强国战略 助推长治转型跨越发展[N];山西党校报;2013年
8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宏存;文化大发展需要寻求文化政策合力[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彭劲卉;韩国:文化出口势头强劲 发展特点值得借鉴[N];国际商报;2014年
10 尔豪 周钦;金融业把钱砸向文化如何[N];中国保险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丽娟;论安德烈·马尔罗时期的文化政策(1959-1969)[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王吉英;试论法国雅克·朗格时期的国家文化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娄芸鹤;文化政策视野下的“民族元素再创造”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4 张凌云;西方文化(产业园)区利益相关方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王强;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玮;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政策变动研究(1949-1958)[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冀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取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静;费孝通文化自觉观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4 郑波;以区域为视角的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虹;中国文化对外贸易的地位分析与政策建议[D];安徽大学;2016年
6 詹淼鑫;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及其实践[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年
7 Nguyen Thi Mai(阮氏梅);美国对越南南部文化政策的研究(1954-1975)[D];西南大学;2016年
8 孟和图拉;爷爷与国家之间:中国东北农村家庭的权力,,政治与权利关系[D];内蒙古大学;2016年
9 尹桢鸿;新时期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10 崔迪;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新韩流”现象分析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81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8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