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云南澜沧县拉祜族葫芦节产生、传承与变迁

发布时间:2017-12-15 23:34

  本文关键词:云南澜沧县拉祜族葫芦节产生、传承与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葫芦节 拉祜族 文化 传承 变迁


【摘要】: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拉祜族葫芦节作为研究对象,该节日体现了生活在澜沧县内多个民族的文化,是拉祜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葫芦节是在拉祜族原始崇拜和葫芦情结的基础上,由当地政府通过多次调研而提出的,在当地政府、民族精英和当地民众的共同推动下该节日得以传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葫芦节的时间、内容、形式均发生了改变。本文以节日变迁为切入点,在文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和口述史研究法,对葫芦节的产生、葫芦节传承的推动力和葫芦节传承中的变迁进行探讨。通过对葫芦节内容、传承方式等改变的描述,探索影响葫芦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以及该节日的传承与变迁对当地政治、文化和经济带来的影响。正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葫芦节产生的背景,以及葫芦节在县城和村寨不同空间层次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第二部分分析了葫芦节传承的动力。葫芦节的传承与发展是当地政府、民族精英和当地民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地政府在原始宗教和民俗的基础上提出并设立了葫芦节,政府通过定位品牌和宣传,使拉祜族民众普遍认知葫芦节;民族精英在拉祜村寨中声名显达,他们借助其地位和影响力推动着拉祜族传统文化的在拉祜族村寨中的传承;民众是推动节日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拉祜族现阶段对葫芦节的认知仍处于文化自知阶段,要使民众成为葫芦节的主要推动力,必须使他们由文化自知转向文化自觉,葫芦节的变迁正不断推动着这一过程。第三部分从节日时间、举办方式和内容三个方面分析葫芦节的变迁。1992年,澜沧县政府设立了葫芦节,这是对拉祜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重构。从2006年起,政府更改了葫芦节的时间,与周边两县形成旅游环线,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拉祜民众在节日中的主导地位,实现葫芦节的民俗化,近年来政府不断调整葫芦节的举办方式和内容,拉祜族对葫芦节的认同度不断增强。第四部分论述了葫芦节对当地政治、文化和经济产生的影响。葫芦节的产生唤起了拉祜族的集体记忆,民族向心力被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节日内容与形式的改变,葫芦节已成为县内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葫芦节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拉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并带动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以上不同角度的分析,旨在分析影响葫芦节传承与变迁的因素,形成葫芦节发展的清晰脉络,以更好地探究该节日的发展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9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拉祜族葫芦节:葫芦信仰[J];文化月刊;2010年09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特约记者 施晓亮 特约通讯员 王磊;拉祜族:与葫芦相生相伴的自信民族[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澜沧“葫芦节”打出文化牌[N];云南科技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露;云南澜沧县拉祜族葫芦节产生、传承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3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93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