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变与不变:对一个客家乡村送“镜”礼俗的仪式传播考察

发布时间:2017-12-16 05:15

  本文关键词:变与不变:对一个客家乡村送“镜”礼俗的仪式传播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贺镜” 传播仪式观 姻亲关系 仪式表征 参与动机


【摘要】:本文选取了江西省遂川县五斗江乡三和村横坑组办好事送“镜”礼俗为研究对象,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该礼俗的礼物载体及仪式过程等内容进行实地调研,从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视角来解读该礼俗仪式所传播的变与不变的丰富内涵,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对研究概述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交代;第二部分,描述了调查地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对该礼俗的变迁分析,先阐述不同时期的礼物载体,重点突出“贺镜”,后延伸出仪式参与者的关系圈变化;第四、第五部分,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下阐释不同仪式阶段的符号表征意义及揭露村民仪式参与的动机,旨在探索调查地村民相对稳定的文化世界;第六部分,探究仪式构建的文化世界里形成的社会秩序,也即仪式传播的本质。最后一部分简要概括全文,并指出该礼俗面临的传承危机。 采用传播仪式观视角分析传播现象,包括仪式,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研究路径,而本文研究对象是目前其他学者未涉及的范畴,二者的结合为展现村庄独特的文化盛宴添砖加瓦。本文将真实地还原村民仪式交往的面貌,揭露村民仪式参与的文化规则,呈现出一个遵循一定社会秩序的乡村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92.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清平;;论孔子哲学的血亲情理精神——解读关于“三年之丧”的对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郝永华;;Representation:从再现到表征——论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4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5 郑文;;娘家的礼物——关中地区追节习俗中的姻亲关系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1294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94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