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条件下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探析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条件下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探析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族传统文化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加速变迁,固有的登记、鉴定、发现、保存的"传统保护模式"在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现实条件下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结合,凭借信息技术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开发适合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信息类产品或系统,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民族院校从事信息技术研究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数字化的保护模式"有效地将各类民族传统文化转变为数字化产品,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提供了一种思路.但依然缺乏面向海量数据后如何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数据的模式、分析内在的关系结构,从而指导未来复杂社会条件下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的思考.本文探讨了在大数据发展的环境和思想下,针对数字化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基于大数据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可能性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建立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化感知分析系统,给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提供了若干建议.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503424)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No.14ZYZ017)
【分类号】:TP311.13;G122
【正文快照】: 引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应用和智能终端的增多,以及诸如云计算等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Big Data).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性资源,被公认为“未来的新石油”,正在对每个领域形成深远影响,相关领域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运用的能力将成为综合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晶;;赫哲族文化遗存数字化抢救若干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年05期
2 周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J];大众文艺;2014年14期
3 任浪;;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文化创意品牌塑造[J];农业网络信息;2012年10期
4 刘勐;杨雨清;;“花儿”的传承与数字化保护研究[J];兰台世界;2009年16期
5 朱翔;;守望文化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大美术;2007年08期
6 周鸣勇;;陕西民间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3期
7 王云虎;;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与非数字化保护[J];美与时代(中);2014年04期
8 刘迎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黑龙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可行性分析报告[J];黑龙江史志;2012年20期
9 赵颖;;基于高清影像技术的温州楠溪江流域古村落数字化保护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01期
10 杨俊杰;;浅谈戏曲文化遗产音频数字化保护与抢救[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亚麟;赵莹;;超高压数字化保护仿真测试实验室建设方案探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黄晓津;张良驹;石铭德;李铎;;数字化保护系统工程样机研制及质量鉴定[A];全国第四届核反应堆用核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邹亚麟;赵莹;;超高压数字化保护仿真测试实验室建设方案探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4 周明全;税午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A];融合·创新·发展——数字博物馆推动文化强国建设——2013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吕德生;狄明亮;闫波;杨宝荣;;孔庙祭祀的数字化保护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郭晓明;刘涛;童节娟;;核电厂数字化保护系统可靠性方法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铀矿冶分卷、核能动力分卷(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尕玛多吉;西藏4项非遗入选数字化保护工程[N];光明日报;2013年
2 记者 郭人旗;“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一期)”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丁岩;吹响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时代号角[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陈彬斌;非遗保护将进入数字化时代[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王晓芬;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路径[N];光明日报;2013年
6 记者 童海华;羌族非遗数字化保护成果展举办[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晴川;数字化保护让“非遗”更精彩[N];中国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永杰 实习记者 章昕颖;文化遗产迎来数字化保护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王福州;多元构建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N];中国文化报;2012年
10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副司长 王福州;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多元构建[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丽;基于IEC 61850过程总线结构的数字化保护系统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千绍彬;中岳汉三阙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顾黄晶;全数字化保护系统仿真及评测平台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戴琴;土家族“撒尔嗬”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马凯;数字化保护动模测试系统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9年
5 江滔;数字化保护测试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杨永;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秦境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吴绍琪;核电数字化保护系统二进制信号调理卡的测试与验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于帅帅;基于RPR的核电数字化保护系统安全通信网络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恒爽;云南传统民间美术甲马—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个案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316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31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