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本文关键词:“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出处:《人民论坛》2016年3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伴随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传承人的匮乏、生存环境堪忧、重开发缺保护的困境。因此,要全面做好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及培养工作,创建非遗项目文化生态区,激发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承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基金】:2016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南地区灶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6012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因子,呈现出了文化的多元性。当下,面对全球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应审时度势,全面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提高文化事业发展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承的价值解读 保持文化的多元性,提高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娅;;西藏山南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宋永利;赵本立;;高职院校融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2期
3 王佩;;“非遗”视野下戏曲引发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3年01期
4 马盛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相关问题[J];艺术设计研究;2014年02期
5 闫玮;;河南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分析[J];山西档案;2014年04期
6 张嗣介;;赣南民间《元宵歌》的调查与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尤明慧;;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社”与“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王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J];民俗研究;2014年04期
9 杜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晒莨”的视觉文化阐析[J];装饰;2014年08期
10 李海云;;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口述史研究的适用与拓展[J];民俗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焦福宝;;浅谈地方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鲍婧;“非遗”生产性保护政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本文编号:1327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32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