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传播媒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关键词:借助现代传播媒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出处:《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不仅需要继承,还需要进行广泛的传播。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传播媒介不断演变,逐渐从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转变为电脑、手机、阅读器等新媒体方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及其在传播中遭遇的困难,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Abstract]: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s treasure, not only need to inherit, but also the need for wide sprea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ulture media has evolved gradually from television, radio,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puter, mobile phone, reader and other new media,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pread rapidly expand the propagation speed accelerating. This paper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nalysis using several ways of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experienc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explore th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
【分类号】:G206;G122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包含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深刻智慧结晶的,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能够提供国人所认同和尊重的主流价值观,是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而近年来兴起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诵读热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推上了新高度。以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刘心武、于丹等文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岗;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诠释[J];现代哲学;2000年02期
2 王业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3 任继愈;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4 杨永彬;杨永彬:群蜂现象和中国传统文化[J];哲学动态;2000年02期
5 李德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关于文化的一点再思考[J];东南学术;2000年06期
6 杨士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1期
7 张同乐;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翟振业;关于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研讨的反思[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刘金陵;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反思[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李百勤,侯学金;关公崇拜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物世界;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建平;;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关系之我见[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王雪燕;张绍旭;程国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当代使命[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3 许抗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下的世界新秩序[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风雷;;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孟庆q;;新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6 赵春生;;瞿秋白与中国传统文化[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燕良轼;卞军凤;颜志雄;王涛;;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价智慧的若干标准[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杜道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9 王五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家的责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10 孙启泮;;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桂钿;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学术月刊》编辑部副总编、编审 夏锦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需要新的维度[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九三学社郴州市委专职副主委 曹世香;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N];郴州日报;2010年
4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N];咸阳日报;2011年
5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庞井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走向[N];经济日报;2011年
6 曲靖市麒麟区育红小学副校长 尹怀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杜发强 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泛”[N];平凉日报;2012年
8 海天出版社编审 秦海;让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吸引我的活力”[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曹保明 中国民协副主席 吉林省民协主席;中国传统文化抢救挖掘的又一成果[N];中国艺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朱春鹰;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梅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齐晓静;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3 吴冠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运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王鹏飞;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5 查超;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徐文璐;关于《世博与中国传统技艺》翻译项目的实践报告[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7 蔡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渤海大学;2015年
8 刘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D];长江大学;2015年
9 孙玮;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孔小娜;契合与差异: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基础[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0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0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