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建筑创新情结——以铜陵博物馆为例
本文关键词:地域文化与建筑创新情结——以铜陵博物馆为例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铜陵博物馆的设计力图表达地域文化的建筑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地域文化与建筑创新在博物馆建筑中的意义,结合铜陵博物馆在地域文化创新中的表达,从地域文化建筑创新审美的原真性、文脉的现代性、环境的共融性、技术的相宜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Abstract]:The design of Tongling Museum tries to express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seum, the Tongling Museu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novation, innov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from the authenticity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modern culture, harmony of the environment, the four aspects of technology the suitability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
【基金】:201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安徽旅游工艺品产业开发研究——以铜陵青铜文化工艺品为例”(2013SQRW148ZD)
【分类号】:TU242.5;G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起草中提出:“建筑的形式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可以说建筑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当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城市,最便捷的就是参观这个城市的博物馆。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文化性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根本,是博物馆建筑区别于其它建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祖刚;;建筑科学“三个走向”的发展趋势——走向自然共生、走向公共大众、走向地域文化[J];城市环境设计;2004年01期
2 苏谦;;西北地域文化构成要素分析——展望西北地域设计文化的形成[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年08期
3 吴波;;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初探[J];四川建筑;2009年04期
4 郑潇;赵秋涵;;谈地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14年14期
5 胡杏云;徐进;;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共生——翻石渡村住居规划地域特色解读[J];小城镇建设;2010年01期
6 丁旭;创造一种体现地域场所精神的居住空间形态[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3期
7 张国庆;杨真静;;小城镇风貌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再现与延续[J];重庆建筑;2006年Z1期
8 王合文;;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中国住宅设施;2009年04期
9 李斌;王全江;;浅谈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J];华中建筑;2009年08期
10 朱光亚,杨国栋;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挖掘[J];建筑学报;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颜丹丹;;山水格局与城镇个性——小城镇建设中的地域特色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2 ;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的挖掘[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3 郭雨露;;地域商人文化与园林艺术——以岭南园林和徽州园林的比较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张继刚;赵万民;;重视地域城市学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原;;定位存在于城镇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历史地域文化[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6 韩磊;;地域特征的景观表达——以鄂尔多斯英雄公园景观设计为例[A];2012北京园林绿化与宜居城市建设[C];2012年
7 史学民;李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以开封市中山路商业街街景文化艺术研究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赵申;寻求地域文化与适应时代审美要求之间的和谐[N];中华建筑报;2010年
2 ;尊重自然本底突出地域文化[N];中国花卉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倪超英;给今天的项目赋予文化之魂[N];建筑时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 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N];中国建设报;2001年
5 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张永林 汪军;结合地域文化 挖掘项目特色[N];三峡日报;2014年
6 湖南省绿委办 黎玉才;突出地域文化 彰显城市个性[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7 陈晨 张金帅;展现通化风采 体现地域文化[N];通化日报;2011年
8 李沉;新地域主义的创作与实践[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程思远;张海晨:地域与地域性[N];中华建筑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涛;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6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2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