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景观社区建设中国家力量的介入及其文化规训——基于对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社区实地调查的阐释

发布时间:2018-01-19 15:23

  本文关键词: 景观社区 文化规训 乡村旅游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贵州六个少数民族乡村景观社区的实地调查,运用景观社会建设和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从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详细分析和阐释了以县市政府下属相关机构及乡镇政府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在乡村景观社区建设中对乡村居民日常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规训过程及成效,认为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对乡村景观社区的建设掌握着控制权;在国家力量强制与诱导性规训下,景观社区中的文化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必定会发生诱制性的变迁;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趋向的景观社区建设,从长远来看应防止行政化、模式化、伪"文化"现象。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of six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Guizhou r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community, using Foucault's theory of disciplinary power of social landscape, from the material, system, the concept of three levels of detailed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institutions subordinate to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ate pow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n the community of daily life the way and idea of rural residents of the disciplinary process and effect, that represented by the government of state power to the village landscap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control; in the national force and induced under the discipline of landscape, community culture and life style of the residents will change induced to occur; to obtain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main trend of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in the long run should prevent administration mode, "pseudo culture" phenomenon.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城乡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F327;F592.7;G249.27
【正文快照】: (1)参见《2015年中国旅游十大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2月24日第005版。(2)同上。(3)参见黄郁成、顾晓和、郭安禧:《农村社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杨兴洪:《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圆圆;;旅游摄影图片学研究:理解旅游意象和摄影主客关系的途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王婷婷;徐耀耀;马秋芳;;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虚拟社区分享帖功能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李渌;;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探讨[J];中国商贸;2009年11期

4 杨昀;保继刚;;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特征分析——以阳朔西街为例[J];人文地理;2012年06期

5 吕宛青;;基于旅游产业视角的文化变迁主源构成及其解读——以纳西族集聚地丽江市为例[J];思想战线;2008年06期

6 王鹏辉;;新疆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7 程道品;程瑾鹤;肖婷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结构关系研究——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1年05期

8 刘慈萱;宋保平;畅雅静;;基于网络分析的旅游目的地文字形象认知符号探讨——以北京市为例[J];东南传播;2014年07期

9 王欣;杨文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北京市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10 陈兴中;郑柳青;;旅游活动“六要素”新论——以德国与四川比较为案例[J];人文地理;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越英;;北京灵山旅游开发的综合影响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姜锐;;关于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模式的新思考[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燕丽;;旅游人类学研究进展分析[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陈耀;;“旅游境区”研究——以海南旅游创新发展的探索为例[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5 孙九霞;;族群间主客互动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6 朱孔山;高秀英;;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的旅游驱动模式及其发展对策[A];2011临沂市重点学术研究成果[C];2011年

7 余乐;李庆雷;;乡村旅游社区能力建设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蔡碧凡;;乡村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9 孙九霞;马涛;;旅游发展中族群文化的“去地方化”——以丽江新华社区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唐雪琼;徐珂;;旅游社区家庭变迁研究——以石林五棵树村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省旅游局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题组组长 江西省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陈兵;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3年

2 甘雪娟(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旅游目的地营销新视角[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姚升厚;一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教材[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浙江省温州市旅游局 张纯洁;浅谈旅游社区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陈南江;用创新思维建设旅游产业园[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记者 于芯;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加快推进旅游目的地和中转地建设[N];辽源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润 冯蕾;文化与旅游:创新融合天地宽[N];光明日报;2011年

8 杭州市旅游委课题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3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任明杰;旅游社区持续获追加投资[N];中国证券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饶文靖;为发展红色旅游建言[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忠福;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邢雅楠;旅游投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张继涛;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东;在线旅行服务商业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费中正;现代化进程中西江苗族的社会转型与生活方式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楠楠;基于旅游本质辨析的旅游异化现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王潇楠;大理当代民居旅游适应性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鹏程;汪清自然保护区志愿者旅游动机调查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赵思佳;旅游社区居民冲突感知与参与意愿相关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金红娜;大理旅游村镇空间营建与利益相关者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葛增莉;基于居民感知的旅游社区包容性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杜真敏;传媒对旅游发展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曹宁;云南翁丁村土著知识旅游产品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雷子s,

本文编号:1444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44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