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时代的非遗保护——影像记录及制作的方法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25 12:35
本文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文化厅 民俗文化遗产影像 民俗研究影像 影像记录的有效利用 出处:《文化遗产》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简称"历博")每年制作一部影像作品,以记录民俗文化、制作"影像民俗志"。这项工作是本馆研究人员研究工作中的一环。另一方面,历博也曾与日本文化厅合作制作民俗文化作品,其对象是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制作则委托电视台、影像制作公司进行。除此之外,也有民间电视台拍摄民俗文化相关的纪录片作品并播出。本文将探讨日本的历博、文化厅、影像制作公司、民间电视台等不同主体的影像制作手法及存在的问题,从研究的角度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存在方式。另外,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些被UNESCO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本文也将思考在现代全球化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的存在方式。
[Abstract]:Japan's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nd folklore ("Calendar") produces an annual video to record folklore culture. "Image folklore". This work is a part of our research work. On the other hand, Libo has also cooperated with the Japanese Cultural Agency to produce folklore works. The object i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image production is entrusted to the television station and the image production company. There are also folk TV stations shooting and broadcasting documentaries about folk cultur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Japanese Calendar, Cultural Office and Video production Company. Folk TV and other different subjects of the image 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mage record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way. In addition, the worl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ome have been designated as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so this paper will also consider the existe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cords in the modern globalization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112
【正文快照】: 一、无形文化遗产的音声·影像记录——其前期历史汉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语中一般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其对象包括各地区代代相传下来的无形(非物质)的歌谣、音乐、舞蹈、戏剧,以及包含这些在内的节日活动;另外还包括(高尚、昂贵的美术品之外的)传统的、民俗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智;;影像与生活[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2 韩鸿;;中国社区影像的勃兴及对中国纪录影像发展的意义[J];中国电视;2010年04期
3 李贫;;影像记录:凝住生命的记忆[J];美文(下半月);2008年07期
4 张昊,
本文编号:1462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62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