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主体意识的哲学反思及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主体意识 当代文化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作为特定文化主体的民族群体及其成员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体认同与尊重遵循,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坚定信仰和坚强信念,对本民族文化基因的自觉延续与改良优化,对本民族文化发展趋势及良好前景的理性把握和憧憬,以及对外来文化的科学鉴别与积极吸收。简言之,文化的主体意识是以我为主体,对古今中外文化的认识、看法、立场和态度之综合。当下文化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是促进全民从精神本原上尊重和认同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人民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起更加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
[Abstract]:The consciousness of cultural subject refers to the collective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ethnic group and its members as the specific cultural subject, and the firm belief and strong belief in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nation. The self-conscious contin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gene, the rational grasp and vis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good prospec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positive absorption of the foreign culture.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is a synthe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view, position and attitud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and an urgent task of the pres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to promote the whole people to respect and identify with their own country from the spiritual origin. Our nation'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people's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establish a more conscious sense of cultural subject.
【作者单位】: 吉林警察学院;
【分类号】:G02
【正文快照】: 坚持文化自信,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重要论断。从哲学角度看,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自我”之文化主体意识的呼唤和确证。中华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身份的重要标志。因此,坚持文化自信的核心是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弯山;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10期
2 康素娟;;网络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发展思考[J];理论导刊;2009年11期
3 王晓升;;按文化生产的逻辑掌握文化领导权[J];人民论坛;2011年32期
4 吕乃基;文化转型及文化主体重构[J];民主与科学;1995年04期
5 孟祥飞;先于·先予及文化的优先性[J];求是学刊;1998年01期
6 ;文化发展要抛弃管制思维[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耿元骊;;在交流中保持文化主体意识[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03期
8 周 宁;文化中的人格与自我[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9 杨世秀,邰蓉莉;试论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J];四川党史;2002年05期
10 邓西录;港城巧打文化产业牌[J];经济论坛;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庞井君;;文化的视听时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晖;冯晓莹;;大学·文化·传承·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3 漆玲;;略论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解学芳;臧志彭;;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全球化与国家网络文化安全[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5 翟媛媛;欧阳曦;;科技与文化:文化生产力的核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6 萧鉀父;;东西慧梦几时圆?——世纪之交的文化寄语[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7 格西科才·慈智木;;大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宝和;应该多一些对文化的思考[N];鞍山日报 ;2011年
2 刘金祥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中介组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安庆师范学院 罗本琦;文化强省建设应注重整体推进[N];安徽日报;2013年
4 ;建立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华东政法学院 胡克培;浅议社区文化的构成及其功能[N];中国社会报;2001年
6 李德顺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破除四大误区,,建设和谐文化[N];南京日报;2007年
7 杨卫泽;深化文化认识 再铸文化辉煌[N];无锡日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N];人民日报;2008年
9 中共长汀县委常委 宣传部长 教工委书记 林勇;推进文化创新 提升文化软实力[N];闽西日报;2008年
10 东海县委宣传部 尹冬冬;以和谐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N];连云港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鸣凤;区域创新文化作用分析及评价—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大学;2010年
2 尉馨元;中国传统危机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5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6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