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社区——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回访调研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 大学与社区 非遗进校园 培训进社区 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培训 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 出处:《文化遗产》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物种的传承处境堪忧,文化传承的老龄化、断代化以及文化流变等诸多问题不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为了应对非遗此种发展趋势,文化部、教育部推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大学与非遗的文化传承联系了起来,调动大学的力量并介入非遗,激发其在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大学与社区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文化互益的过程,非遗进校园,给大学提供了来自非遗社区的宝贵的文化资源;研培进社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在保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推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回访,也是高校与社区互动互益、互惠共生的过程。大学与社区间的互动模式,既有助于促进非遗教育传承、连结非遗与现代生活,也给大学学科体系、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in a worrisome situation, the aging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 and so on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process of non-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on-heritage,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launched the "Research and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which links universities with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non-heritage, mobilizing the strength of universities and intervening in non-heritage. The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mmunity is a process of mutual cultural benefit, which provides the university with valuable cultural resources from the non-bereavement community. To carry out salvage records of cultural heritage,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cultural heritage,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non-legacy and modern life, and to return visits to young and middle-aged non-inheritors is also an interactive mutual benefit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communities. The interactive mode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mmunity not only help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of non-legacy education, link non-legacy with modern life, but also bring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system, teaching and research.
【作者单位】: 文化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文化部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哲明;;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梁建兰,王建伟;扫地抹桌也要有文化知识[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3 王学仁;;弘扬文化知识之光[J];中国民族;1989年09期
4 王久宇;理解文化概念的一种思路[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5 傅建美;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文化背景知识[J];甘肃教育;2005年Z1期
6 刘振国,郝国强;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曲端;谈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必要性[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杨璐;文化的差异与翻译的殊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芜崧;广告语言的文化包装与解读偏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包文辉;翻译原则与跨文化交际[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崇燕;;了解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帮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2 许莹;;跨语言,跨文化——议初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夏君欢;;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4 薛琛瑶;;从文化到艺术 从创意到关怀[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吕江;;现代化对文化知识产权的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志勇;;浅谈俄语专业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7 刘长远;王松;李慧杰;;正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李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赵建岳;;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教育点滴谈[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热孜完古力·肉孜;;加强初中安全教育的探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峰岩;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赤峰日报;2005年
2 许嘉璐;语言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王永章(作者为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关于我国文化产业深入发展的几点思考(上)[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董事长 王军;文化为品牌腾飞插上翅膀[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5 记者韩双;抚顺师专“茶文化”冷门专业未开先热[N];抚顺日报;2011年
6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英祺 梁玉;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N];光明日报;2014年
7 文化部部长 孙家正;《世界各国文化概览》前言[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唐天任(作者单位:常宁市委宣传部);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衡阳日报;2005年
9 傅五七;切实推进文化建设[N];九江日报;2006年
10 厦门大学高教所教授 潘懋元邋江西师范大学讲师、厦门大学博士生 刘小强;文化创新——大学教授艰难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子华;关于初中英语文化知识教学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柯旭荣;2014中美记者交流团来宁参观口译实践报告—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口译的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D];宁夏大学;2015年
3 许志迎;论张爱玲的英文创作[D];南京大学;2015年
4 胡鹏飞;中国法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本族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吐逊阿衣·艾买提;新疆维吾尔族口头文化中的乡土化学知识的开发与利用[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俞婷;初中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哲;泰国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8 刘燕;《文化中国的话语长城》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新疆大学;2015年
9 丁丽;论俄语成语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晓丹;瑜伽文化视角下吉首市瑜伽场馆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41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54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