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潜力及对策研究(英文)
本文选题:浙江省 切入点:农业文化遗产 出处:《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浙江省是中国面积最小、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最早,成效最显著的省份之一。分析与评价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对指导其它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基于近10年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对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对遗产保护的潜力进行了评价,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研究表明: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挖掘传统农业内涵,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发挥农业遗产价值以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村文化繁荣、农民就业增收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此外,浙江省传统农产品品质优良,特色经济林果种类众多,茶文化底蕴深厚,海洋资源利用独具特色,水土资源利用经验丰富,生态农业形式多样,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巨大发展潜力。研究可为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Zhejia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 smallest and most economically active provinces in China. It is also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effective provinces in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other region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protecting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past 10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otential of heritage protection is evaluated, and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e give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conducive to excav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inheriting excellent farming cultur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tecting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culture,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employment and incom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addition,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excellen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pecial economic forests and fruits, deep tea culture, unique utiliz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rich experience in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and various form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expansion of agricultural fun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The Youth Talent Supporting Project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010103)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Project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Conservation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in China in 2016”
【分类号】:G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通知(第一轮)[J];中国农史;2010年01期
2 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标准解读及其启示[J];资源科学;2010年06期
3 胡泽学;;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古今农业;2010年02期
4 ;省政协文史委员会调研我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情况[J];钟山风雨;2010年05期
5 邵刚;卢勇;;“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农召开[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苑利;;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7 闵庆文;;域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8 邹晶;;农业文化遗产[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9 ;“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通知(第一轮)[J];中国农史;2011年02期
10 本刊编辑部;;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四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J];中国农村科技;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丽娟;王丽坤;;关于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2 贺志华;胡亮;张一凡;;农业现代化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探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3 庞世明;孙业红;魏云洁;刘某承;;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红谊;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N];学习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大庆;农业文化遗产:谁来坚守 谁来传承?[N];科技日报;2010年
3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方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苑利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 顾军;什么项目可参评农业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记者 刘远;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宁召开[N];南京日报;2010年
5 省政协文史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N];新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大庆;中国还有多少农业文化遗产亟待认识[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大庆;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看中国[N];科技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亚新;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京举行[N];农民日报;2011年
9 蔡久伟;落实政协提案 江西省加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记者 苏宝瑞;农业部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N];农民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1585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58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