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前期儒学者山麓素行古学思想研究——以《山麓语类》为中心
本文选题:山鹿素行 + 古学 ; 参考:《河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儒学文化在现代中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以此为契机,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尤其是在近代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方面所受到的评价也愈来愈客观。朱子学作为儒家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其不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邻国日本的历史发展也起过很大的作用。以此为背景,学术界也开始克服以往的近代主义研究方法,客观地去认识中国朱子学以及日本朱子学在历史当中的地位和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对其进行再评价。关注日本近世,探寻日本近世思想资源成为了很多学者的共识。笔者根据上述认识,对日本德川幕府前期的思想家山鹿素行进行了探究。山鹿素行结合当时日本社会的现实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朱子学,提出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日本朱子学——古学。其以日本民族文化和当时社会现实为根本立场,对外来文化朱子学进行了有意识的改造,并使之适合于当时的社会需要。其对待外来文化的学习立场和研究态度,在当今仍然可以给我们中国学者不少的启示。笔者据上述思考,认为对山鹿素行古学思想内容以及其历史意义进行探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本论文中,笔者以山鹿素行批判朱子学的代表性文献《山鹿语类》和《圣教要录》为中心,试对山鹿素行的古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探究。首先,笔者就山鹿素行古学思想的成立,以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反响进行了考察;其次,笔者就道统观、圣学的意义和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究明山鹿素行之古学思想内容;然后,为了探究山鹿素行古学思想之特色,笔者通过考察山鹿素行对“异端”批判,尤其是通过与朱子学内容的比较,进行了一些分析和尝试;最后,笔者认为应该积极评价山鹿素行的实学立场,尤其是其对日本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所采取的态度。山鹿素行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态度以及处理方式,对于中国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现实状况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hinese nation gradually realizing the goal of great rejuvenation,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ism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any scholars. Taking this as an opportunity, Confucian culture has been evaluated more and more objectively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especially in the modern history. As the pea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culture, Zhu Zixue has not only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neighboring Japan.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academic circles also began to overcome the former modern research methods, objectively understand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Zhu Zi in history, and try to re-evaluate it. I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many schola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Japanese modern times and to explore the modern Japanese ideological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thinker Yamagushu line in the early stage of Tokugawa shogunate, Japa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at that time, Yamagushu put forward the Japanese Zhuzixue-ancient school with unique Japa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in-depth study and research on Zhu Zi's study. Based on the Japanes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social reality at that time, Zhu Zi's study of foreign culture was consciously reformed and adapted to the social needs of that time. Its attitude towards foreign culture can still give us a lot of enlightenmen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inking,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content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ncient science of Saphn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probes into the ancient thought of Sanjioxing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 of the critical Zhu Zi's study of the mountain deer line, < the language category of the mountain deer] and the book of the Holy Religion as the center.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ncient thought of Sanlu and its social repercussions; second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Taoism,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tent of the sacred science, and so on. The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thoughts, the author criticizes the "heresy", especial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Zhu Zi's study. Finall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should positively evaluate the practical standpoint of Sanlu, especially its attitude towards Japanese native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The position, attitude and treatment of foreign culture are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先文,詹向红;安徽省朱子研究会2005年年会纪要[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王宇,陈安金;论南宋后期科场中的朱子学和永嘉学[J];哲学研究;2005年02期
3 张品端;;朱子学与构建和谐社会——朱子学与和谐社会论坛综述[J];哲学动态;2006年02期
4 徐公喜;;《朱子学提纲》之朱子学精神[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韩东育;;“道统”的自立愿望与朱子学在日本的际遇[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6 方眉;;“东亚朱子学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4期
7 陈名实;;清治以后台湾朱子学的兴起[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禾子;;2009年皖、闽、赣联办朱子学术研讨会将在上饶市召开[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麻玉霞;张海峰;;“朱子学”略思——读钱穆《朱子学提纲》有感[J];焦作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朱子学及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学术研讨会会讯[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穆;;朱子矗立中道[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2 陆华珍;;朱子学东渐及其朝鲜化的过程[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品端;;朱子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朱荣元;;借鉴朱子治家智慧 构建和谐社会基础[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C];2008年
5 黎昕;赵妍妍;;当代海外的朱子学研究及其方法[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方彦寿;;朱子学与两岸文化的互动——以“朱子学与两岸论坛”为中心的历史回顾[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品端;;朱子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8 胡道静;;朱子对沈括科学学说的钻研与发展[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9 孙明章;;朱子学的历史命运[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10 赖功欧;黎康;;论钱穆的朱子学[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小草;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N];福建日报;2000年
2 记者 周琳;两岸共同打造朱子文化品牌[N];福建日报;2010年
3 记者 胡劲松;扎实推动朱子学研究[N];安徽日报;2010年
4 李文超 谢源泽;“朱子文化与现代文明”论坛举行[N];闽北日报;2013年
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朱子学的承传与创新研究”首席专家、厦门大学教授 朱人求;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陈来;打开经典的门[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伊品寿;朱子学术研讨会召开[N];闽北日报;2008年
8 沈碧峰 杨谓;朱子为“媒”扬廉政[N];西部时报;2009年
9 北京大学 陈来;格物致知对通识教育的启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通讯员 熊慎端 朱燕涛;追寻“朱子之路” 体验朱子文化[N];华东旅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强;近世日本朱子学的确立[D];吉林大学;2009年
2 赵文源;朱子《易》注考源[D];浙江大学;2009年
3 尉利工;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刚;朱子学传入朝鲜半岛研究(1290-1409)[D];暨南大学;2012年
5 郭锋航;明初朱子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良中;朱子《尚书》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秋;朱子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思想空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吴冬梅;“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D];南开大学;2002年
10 黄晓荣;新朱子学还是阳明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根东;朱子“礼”论[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星;论朱子学官学化的原因[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傅锡洪;朱子鬼神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李宏涛;元初朱子学流衍考[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徐国明;朱子“格物说”别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姜婧;儒家朱子学と中日近世家族制度の形成にっぃて[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孔清清;再论燕岩的朱子学认识[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韩金燕;朱子沧州精舍祭祀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9 秦月;南宋蔡模《近思续录》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10 张逢涛;度正及其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2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84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