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文化多元语境下沈阳城市新名片塑造与传播

发布时间:2018-08-22 19:30
【摘要】:目的在文化多元语境下,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塑造新名片,并有效地传播。方法通过对目前沈阳老工业基地发展困境的分析论述,结合当前文化多元的发展形势,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塑造新名片,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创新性的应用方案。结论利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互融合的手段塑造沈阳老工业基地城市新形象,以期沈阳在城市发展中能够有的放矢,并向着良好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Abstract]:Objective to create a new business card for Shenyang's old industrial base and spread it effectively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diversity. Methods b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predica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old industrial base at present,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multiple cultures, the author created a new business card for Shenyang old industrial base, and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schem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old industrial base. Conclusion the new image of Shenyang old industrial base can be molded by the means of the fusion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so that Shenyang can aim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continue to advance on a good road.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分类号】:G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清;邓小平北方谈话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J];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06期

2 刘运策;;春天,放飞憧憬——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而作[J];劳动保障世界;2004年04期

3 张锐智 ,唐煜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法制环境建设”研讨会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周凤娣;;浅谈图书馆如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J];中国地名;2006年06期

5 卢嘉鑫;创新与西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抢抓机遇,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创造良好舆论环境[J];对外大传播;2004年01期

8 侯卉;论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人才优化配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陈文清;一片深情在辽宁——记邓小平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期望和关怀[J];党史纵横;2004年06期

10 张聪,时永发;创新地方志编纂工作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J];黑龙江史志;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跃平;;论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挑战和振兴的出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王厚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外部环境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研究会[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4 彭向刚;;论政府创新与老工业基地建设[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陈清泰;;抓住有利时机 振兴老工业基地[A];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汇编[C];2003年

6 鲁志军;;论技改贷款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焦方义;;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8 张晨强;;加快太原老工业基地现代化问题研究[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杜跃平;;论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挑战和振兴的出路(摘要)[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10 徐勇;;创新国企体制 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程[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会安;大连市软件产业助推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记者 薛婧;哈尔滨37个老工业基地项目投产[N];黑龙江日报;2009年

3 记者 郝锴;抓好振兴老工业基地督查工作[N];徐州日报;2009年

4 李清连;辽宁省政协全力助推老工业基地振兴[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廖言;坚持以人为本 振兴老工业基地[N];人民日报;2011年

6 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王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N];人民日报;2011年

7 郑原驰 实习生 李庄 本报记者 李林岩;以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N];吉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郝晓明 实习生 伊予;辽宁科协: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汇智聚力[N];科技日报;2013年

9 涧宣;坚定不移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N];洛阳日报;2013年

10 涧宣;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N];洛阳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民;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潘宏;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竞争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杨振凯;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任晶;我国老工业基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关大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8 吴艳玲;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D];辽宁大学;2008年

9 李铁滨;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扩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姜周;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晓茶;非政府组织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赵瑞娟;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司秋利;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效应评价[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曲扬;东北老工业基地原大型企业职工住区环境活力重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吴清;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孙鹤;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7 王阳;新常态下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孟献国;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与城市公共艺术的融合与再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9 汤爽;完善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农业产业化政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王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政政策效应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98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198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1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