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主义”和“汉学主义”看跨文化研究中“强制阐释”的出路——兼论当代中国文论和批评的困境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heory of "Orientalism", the Chinese post-colonial criticism applies "Orientalism" and other post-colonial theories to the "compulsory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a double "compulsory interpretation". Similar to Chinese postcolonial criticism, the "forced interpretation" of Sinology comes from its "subjective presupposition"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criticism. In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and academic research, we must overcome the cultural nationalism represented by "Orientalism" and "Sinology" and treat foreign ideas and theories with an open and tolerant attitud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et rid of the misguided path of compulsory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年)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后殖民批评:形态与价值”(15WX11)
【分类号】:G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成;东方主义的全球扩散与再生产——兼谈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在逻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汪幼枫;;超越东方主义[J];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安晓阳;谈反东方文化的“东方主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杜文钿,商友仁;要正确对待文化中的“东方主义”[J];学习与探索;1997年03期
5 孙红林;;《美国与中国》中的东方主义[J];文教资料;2009年07期
6 周宁;东方主义:理论与论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佳;;全球化语境下的“东方主义”[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8 董乐山;东方主义大合唱?[J];读书;1994年05期
9 王宁;“东方主义”与东方视角[J];文学自由谈;1995年02期
10 陈瑛;“东方主义”与“西方”话语权力——对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反思[J];求是学刊;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瑛;;“东方主义”与“西方”话语权力——对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反思[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家 学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孙郁 (北京);汉学的新传统[N];光明日报;2014年
2 伍义林 严绍■ 张西平 侯且岸;汉学400年[N];北京日报;2004年
3 记者 丰捷 姚晓丹;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警惕“仿汉学”的蔓延[N];光明日报;2009年
4 咸俞灵;为中外文化交流作贡献[N];文艺报;2014年
5 李明滨;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CBN特约记者 王菲宇;刘东:国学精神不变[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农;一个国家的发达,文化繁荣很重要[N];光明日报;2014年
8 专题策划 岛石 执行 谢迪南 任志茜 受访人 严绍t,
本文编号:2240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4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