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价值观跨文化传播理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7 06:32
【摘要】:当代中国价值观跨文化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跨文化传播中存在"文化折扣"和"文化增值"现象,其中,"文化增值"可以通过文化同化和文化认同实现。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应以"和而不同"为核心理念,以实现"文化增值"为基本目标,以促进世界各国对它的文化认同为主要手段,阐明传播内容的中国特色,区分传播对象的文化语境,促进传播介质的话语转换,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bstract]:The stud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discount" and "cultural appreciation" exist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which "cultural appreciation"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s should take "harmony but not difference" as the core idea, realize "cultural increment" as the basic goal, and promot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s the main means to clarify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 Distinguish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communication object, promote the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edium, and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125;C9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中权;论网络跨文化传播时代传统文化的姿态[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孙琳;;跨文化传播热点问题思考[J];东南传播;2006年02期

3 姜飞;;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J];新闻大学;2006年01期

4 方箫;;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误读与歧视[J];农业与技术;2007年04期

5 王立慧;;对跨文化传播中误读问题的透析[J];网络财富;2008年04期

6 沈苏儒;;有关跨文化传播的三点思考[J];对外传播;2009年01期

7 种海峰;;简论跨文化传播与冲突的四个规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李艳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年04期

9 吴玲燕;;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冲突的重要性——浅析跨文化传播理论[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杨琳;申楠;;论跨文化传播活动中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贺心颖;;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问题及策略研究[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崔波;;地方性知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汪霏霏;;跨文化传播视野下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艳;中外学者研讨跨文化传播[N];光明日报;2004年

2 张小燕;多国学者在汉探讨“跨文化传播”[N];湖北日报;2004年

3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单波;跨文化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理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记者 谭玲娟;中国需要更多跨文化传播者[N];深圳商报;2012年

5 记者 陆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辅以跨文化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单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罗以澄;一次自由开放的跨文化对话[N];中华新闻报;2004年

7 孟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形象不能被“他塑”为“沉默对话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 林娟;两岸媒体通过《繁荣中华文化共同建议书》[N];福建日报;2012年

9 王文娟;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元素[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孟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同心;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苍;不同文化类型及商业性跨文化传播策略[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悠;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彦汝;跨文化传播语境下自群体文化认同缺失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赵昆;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特征及其效果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陈芳洁;中国网络游戏《完美国际》的跨文化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良旺;影视媒介下的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珍真;闽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现状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5年

8 曾t$;中西跨文化传播效果差异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家瑛;中国春节的符号分析及其跨文化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刘文惠;少数民族禁忌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16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416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