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发布时间:2019-11-02 21:14
【摘要】:四十多年来,朋克文化从"地下"走上"地面",在"边缘"对抗"中心",其发展经历了"三重变奏"。作为西方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朋克文化带有反叛和颠覆的先天基因,具有反文化倾向。随着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工人阶级文化和消费文化结合后兴起了亚文化研究热,有独特风格的朋克亚文化身份得到了学界的认可。由于朋克族所坚持的边缘和地下的文化身份无法逃脱被商业方式和意识形态收编和同化的命运,朋克文化一度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朋克文化身份的嬗变既折射出当代青年文化一定的发展规律,也体现出反文化、亚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矛盾交织、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远琪;网络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摩擦与融合[J];湖湘论坛;2002年03期

2 张曙光;“社会”与“文化”两种范式之争及其启示[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李保全;先进文化范式与先进文化建设[J];求实;2004年S3期

4 王志强;欧洲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及文化理论发展[J];德国研究;2005年01期

5 罗华;;浅论网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白淑英;;网络文化研究的哲学观问题[J];哲学研究;2010年08期

7 饶涛;论文化的先进性和我国文化建设的合理思路[J];学术论坛;2002年04期

8 高菊;网络文化与先进文化的辩证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李美华;网络文化的冷思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丁晓丽;试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网络文化的建设[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宋生贵;;发现优势 坚持创新 走向超越——再论民族艺术审美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展示[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2 ;视觉转向的文化症候[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3 白华;;全球化与文化求异语境下全球媒介的互动共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4 袁潇;风笑天;;改革开放30年我国青年流行文化与价值观的变迁[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5 金吾伦;;创新文化范式的建设重在组织学习[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姜美玲;;从文化发展的视角看改革开放[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志钧 吕园园;经典重读和文化消费的双重取向[N];文艺报;2009年

2 向勇 欧阳天;网络文化的辩证思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淮海工学院 尹德树;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自觉[N];光明日报;2012年

4 向昆 奚建武;网络时代与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N];文汇报;2001年

5 李悦春;我们处于文化传播时代[N];云南日报;2003年

6 ;网络文化[N];河南日报;2002年

7 马美莉;建设和谐文化要重视提高三种能力[N];台州日报;2007年

8 孟威;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共生[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高琪;徐国源:为“大众文化”编制定位地图[N];苏州日报;2012年

10 艾斐;以中国文化范式讲好中国故事[N];中国文化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斌;消费文化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美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幸;“话语民主”对行政文化范式的解构与建构[D];湘潭大学;2015年

2 樊莹莹;网络文化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闫勇;网络文化的勃兴与嬗变[D];郑州大学;2002年

4 李华;我国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话语体系重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叶俊松;大众文化视阈下娱乐偶像的颠覆与解构[D];湖北大学;2014年

6 周广申;大众文化的审美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孙璐璐;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范颖;社会文化的网络解构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9 余文娟;主体文化自觉:校园网文化建设范式[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蕊;霍尔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4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554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