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多中心治理视阈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14:28
【摘要】:三线建设是我国工业史上展开时间最长、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和战略大迁移,改变了工业化进程和城市格局。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三线建设遗留下的工业遗产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美学价值等,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呈现出多中心参与的格局,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有效的构建多中心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成为解决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关键。因此,围绕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通过宜昌市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典型案例的调查,寻求制约和影响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因素,探索多中心治理视阈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从而为地方政府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也为推进中国制造强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基于上述背景和理由,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由多个中心主体参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从上到下的单中心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政府,企业、社会民众都参与其中,并在参与主体之间彼此建立联系、形成多中心工业遗产治理架构。这对推动地方政府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讨论与结论。其中正文共有四章,分别从工业遗产的相关理论、宜昌市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的现状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二章,对工业遗产的相关概念、多中心治理理论以及与工业遗产的契合度做了阐述。第三章,对宜昌市三线建设进行回顾,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保护与利用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第四章,提出了当前在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第五章,针对当前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7;G122
【图文】:

示意图,城市分布,三线,示意图


第 3 章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基于宜昌市的典型调查.1 宜昌市三线建设发展的历史概况1964 年到 1980 年,在中国中西部的 13 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备战为指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三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徙,这些企业成为推动中国中西部业化的“加速器”。如图 3.1 是三线建城市分布状况。

三线建设,遗产,三线,厂区


工厂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贷额达到 6000 多万元,经过工厂多方面的努力,债股丁作顺利完成,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1 年 11 月 21 日成立。后经资委批准,湖北华强化工厂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和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共同组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工厂成改制工作,开始用现代企业制度依法治企13。3.2.2 809 工厂的发展现状下牢溪 809 厂虽然在转型为湖北华强科技有限公司后继续生产经营管理,是由于厂址的转移,原先的工厂逐渐被人遗弃,出现了破旧、废弃的现象。昔的繁华场景已经销声匿迹。只留下废弃的厂房以及早已停工的车间。三线建设期,这些厂房实现着军工企业重要的职能,但是随着工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围的居民也大量外出工作,这一片在大山里的军工企业慢慢被人遗忘,同时,于长期搁置,周边的环境也变得杂乱不堪,很少人愿意到此驻足。如图 3.2 为厂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堆放化学物品的仓库。

总体方案设计,工业,遗址,三线建设


生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并且将工业技术有效的延续与传承下来。809 工厂的发展,是宜昌工业文明发展的传承,寄托了宜昌人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工业精神。因此,这里三线建设的工业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与利用价值。3.2.3 809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当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多种多样,809 工业遗址由于厂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完整的厂区风貌,以及整体布局能够反映当时时代工人的生活环境,非常适应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与旅游开发相互结合,打造参观、旅游、休闲与一体的综合开发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保护与利用能最大程度的还原工业原址的时代场景,讲述历史故事、揭示三线建设的工业精神,能够凝聚三线城市居民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体现三线建设工业人的集体记忆,促进工业文明的传承。首先,平面规划。在当地政府和社会企业的扶持下,当前针对 809 工业遗产保护的工作已经有序展开。如图 3.3,是 809 工业遗址的改造利用设计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铭铭;李果;喻明红;;绵阳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资源状况及保护模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12期

2 苏小涵;;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发展前景浅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谢涤湘;褚文华;;工业遗产再利用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广州T.I.T创意园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4期

4 王高峰;;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形成的若干因素探讨[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03期

5 陈凡;吕正春;陈红兵;;工业遗产价值向度探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05期

6 范晓君;徐红罡;;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特点及制度影响因素[J];中国园林;2013年09期

7 王雷;赵少军;;浅谈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中国工业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3年03期

8 楼小燕;;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互动效应研究——以杭州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7期

9 林崇熙;;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与特殊利基[J];城市建筑;2012年03期

10 张松;李宇欣;;工业遗产地区整体保护的规划策略探讨——以上海市杨树浦地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寇怀云;工业遗产技术价值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兰会晗;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河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2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752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