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论析
发布时间:2021-01-02 20: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统论述当今人类文明的时代要义、思想理念和本质特性等,形成了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明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观。在"新轴心时代"人类文明处在变革转型和中国道路开创人类新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文明交流互鉴观在历史性建构的进程中不仅要求不同文明之间坚持平等相待和开放包容,而且强调坚持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有助于破解"文明冲突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有助于不同文明坚持"和而不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有助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建构一种崭新的全球性文明。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历史性生成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开创人类文明新类型的历史意义。
【文章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2020年06期 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明交流互鉴观历史性生成的时代背景
(一)“新轴心时代”的再现
(二)中国道路的时代任务
二、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平等相待是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坚持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坚持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
三、文明交流互鉴观的现实意义
(一)破解“文明冲突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二)不同文明坚持“和而不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三)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一种崭新的全球性文明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方案”开启全球治理的新文明类型[J]. 吴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0)
[2]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J]. 钱乘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3]天下秩序的未来性[J]. 赵汀阳. 探索与争鸣. 2015(11)
[4]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J]. 费孝通. 思想战线. 2001(06)
[5]新轴心时代哲学走向的特点[J]. 汤一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6]“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J]. 汤一介. 学术月刊. 1997(10)
本文编号:2953612
【文章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2020年06期 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明交流互鉴观历史性生成的时代背景
(一)“新轴心时代”的再现
(二)中国道路的时代任务
二、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平等相待是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坚持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坚持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
三、文明交流互鉴观的现实意义
(一)破解“文明冲突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
(二)不同文明坚持“和而不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三)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一种崭新的全球性文明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方案”开启全球治理的新文明类型[J]. 吴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0)
[2]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J]. 钱乘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3]天下秩序的未来性[J]. 赵汀阳. 探索与争鸣. 2015(11)
[4]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J]. 费孝通. 思想战线. 2001(06)
[5]新轴心时代哲学走向的特点[J]. 汤一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6]“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J]. 汤一介. 学术月刊. 1997(10)
本文编号:2953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95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