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神话对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影响探析
发布时间:2021-01-25 14:47
2016年初,上海正式启动"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此后几年便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与创世神话相关的活动,这对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意义重大。仔细梳理,创世神话之所以能在上海形成较为活跃的发展势头,其原因在于上海在城市起源上与民族国家保持一致,对龙文化有认同。此外,上海城市精神与创世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记忆一脉相承,从当下传承的仪式中亦可发现,创世神话在上海的传播未曾断裂,包括文学创作、艺术展演以及出版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长三角遗址分布图
以上海市金山区的特有民俗活动“小白龙信俗”为例,“小白龙信俗”是金山区吕巷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起初是以祭祀刘猛将神为主的民间信仰仪式,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弱化了对刘猛将神的崇拜,强化了对小白龙的信仰。整个仪式通过神灵巡游、舞“小白龙”等表达了当地民众对风调雨顺、农业丰产、安居乐业和美好生活的期盼。“小白龙信俗”的基本流程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民们先到“白龙洞”迎请“小白龙神”,然后邀请“小白龙神”参加村民举行的庙会和巡游活动,最后迎接队伍抬着“小白龙神”来到胥浦庙,并在胥浦庙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小白龙信俗”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长期以来,“小白龙信俗”对当地民众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当地龙文化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该信俗活动中的诸多环节,如小白龙大战黑蛇精、登龙门等故事均已被当地民众加以现代精神的内化,民众们追求进取、积极向上、坚持正义、以民为本的精神都是从小白龙信俗中汲取而来。在每年的重大农事活动中,尤其是春播和秋收之时,百姓都要在家中或土庙中祭拜“小白龙神”;待到传统节日,做“白龙糕”(白龙糕已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吃“白龙糕”、剪“小白龙图”纸、贴“小白龙图”窗花、做“小白龙龙头”鞋、舞“小白龙”等都会在吕巷地区轮番上演。
在政府、地方精英、信众、学者、商家、媒体等多方合力下,三林镇的诸多文化元素被重新激活,如“三月半”圣堂庙会(区级非遗)、西庙城隍出巡(区级非遗)及其背后的信仰行为等。这些信仰谱系的续写,满足了本地信徒的心灵需求和记忆重构,成为原住乡民、城乡移民纾解各自“文化乡愁”的想象共同体。非但如此,以“三月半”圣堂庙会、西庙城隍出巡为载体的民俗活动,更成为整合、梳理、沟通本地人、外地人社会人际关系,化育人伦秩序,编织地域联结的重要场域和重塑地缘认同的粘合剂,新型城镇化语境中的地域社会也就被重新赋予意义。三、创世神话与文学艺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J]. 田兆元.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2]上海青浦区A村三官神话的重构研究[J]. 雷伟平,宋军朋. 宗教学研究. 2018(01)
[3]太湖流域春申君传说研究——以上海为例[J]. 中村贵. 荆楚学刊. 2017(04)
[4]民俗研究的谱系观念与研究实践——以东海海岛信仰为例[J]. 田兆元.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7)
[5]“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结项成果综述[J].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6(04)
[6]“虹”文化意象的文学人类学解读——四重证据法与大传统新知识观的整合与重构[J]. 孙凤娟,公维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05)
[7]上海城市精神述论[J]. 熊月之. 史林. 2003(05)
本文编号:2999409
【文章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35(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长三角遗址分布图
以上海市金山区的特有民俗活动“小白龙信俗”为例,“小白龙信俗”是金山区吕巷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起初是以祭祀刘猛将神为主的民间信仰仪式,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弱化了对刘猛将神的崇拜,强化了对小白龙的信仰。整个仪式通过神灵巡游、舞“小白龙”等表达了当地民众对风调雨顺、农业丰产、安居乐业和美好生活的期盼。“小白龙信俗”的基本流程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民们先到“白龙洞”迎请“小白龙神”,然后邀请“小白龙神”参加村民举行的庙会和巡游活动,最后迎接队伍抬着“小白龙神”来到胥浦庙,并在胥浦庙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小白龙信俗”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长期以来,“小白龙信俗”对当地民众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当地龙文化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该信俗活动中的诸多环节,如小白龙大战黑蛇精、登龙门等故事均已被当地民众加以现代精神的内化,民众们追求进取、积极向上、坚持正义、以民为本的精神都是从小白龙信俗中汲取而来。在每年的重大农事活动中,尤其是春播和秋收之时,百姓都要在家中或土庙中祭拜“小白龙神”;待到传统节日,做“白龙糕”(白龙糕已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吃“白龙糕”、剪“小白龙图”纸、贴“小白龙图”窗花、做“小白龙龙头”鞋、舞“小白龙”等都会在吕巷地区轮番上演。
在政府、地方精英、信众、学者、商家、媒体等多方合力下,三林镇的诸多文化元素被重新激活,如“三月半”圣堂庙会(区级非遗)、西庙城隍出巡(区级非遗)及其背后的信仰行为等。这些信仰谱系的续写,满足了本地信徒的心灵需求和记忆重构,成为原住乡民、城乡移民纾解各自“文化乡愁”的想象共同体。非但如此,以“三月半”圣堂庙会、西庙城隍出巡为载体的民俗活动,更成为整合、梳理、沟通本地人、外地人社会人际关系,化育人伦秩序,编织地域联结的重要场域和重塑地缘认同的粘合剂,新型城镇化语境中的地域社会也就被重新赋予意义。三、创世神话与文学艺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J]. 田兆元.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2]上海青浦区A村三官神话的重构研究[J]. 雷伟平,宋军朋. 宗教学研究. 2018(01)
[3]太湖流域春申君传说研究——以上海为例[J]. 中村贵. 荆楚学刊. 2017(04)
[4]民俗研究的谱系观念与研究实践——以东海海岛信仰为例[J]. 田兆元.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7)
[5]“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结项成果综述[J].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6(04)
[6]“虹”文化意象的文学人类学解读——四重证据法与大传统新知识观的整合与重构[J]. 孙凤娟,公维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05)
[7]上海城市精神述论[J]. 熊月之. 史林. 2003(05)
本文编号:2999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99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