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白洋淀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2 18:10
  运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洋淀的水文化资源进行统计和分类,并对白洋淀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建议,企盼能够对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有所助益。白洋淀的水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对白洋淀的水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要符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保护第一的原则;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开发白洋淀水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教育功能,做到白洋淀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加强白洋淀水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保护和开发利用白洋淀水文化资源奠定牢固的数据基础。 

【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白洋淀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枣林庄枢纽

鱼鹰,水文化


所谓活态保护,是指通过开发白洋淀水文化资源的社会功能来达到保护的目的。每一项水文化资源都有其现实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看能否发现并开发出来。开发水文化资源的社会功能,可以保存当下或重现以往的社会境况或风土人情,可以激发人们的探究欲和想象力,从而使水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显现。例如,白洋淀的渔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摸索出20多种捕鱼方式,这不仅仅是“北方水乡”的生产景观,更属于水文化资源中的一种水景观形态。随着雄安新区建设速度的加快,作为生产方式的捕鱼景观可能不复存在,但作为水景观形态的捕鱼活动应该保留下来,并争取以鲜活的姿态传承下去,这就是活态保护的一个实例(图2)。采取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的水文化资源保护方针,必然要求保留一定数量的纯水区村和半水区村,这样才能使白洋淀地区原生性的水景观(芦苇景观、捕鱼景观等等)和水环境(村落环境)得以保存下来(图3),才符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

芦苇,水文化,白洋淀


采取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的水文化资源保护方针,必然要求保留一定数量的纯水区村和半水区村,这样才能使白洋淀地区原生性的水景观(芦苇景观、捕鱼景观等等)和水环境(村落环境)得以保存下来(图3),才符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第二,深入挖掘和充分开发水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教育功能,做到白洋淀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洋淀水工程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美学透视[J]. 彭秀良,魏占杰,雷明.  北京规划建设. 2019(02)
[2]雄安新区空间发展的三种形态探析[J]. 李维意,赵英杰.  国家治理. 2018(17)
[3]数字化水文化档案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肖冬华.  山西档案. 2018(01)
[4]南水北调工程水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构想[J]. 郭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5]何为水文化[J]. 李宗新.  中国三峡. 2014(04)
[6]水文化的理论与前景[J]. 郑晓云.  思想战线. 2013(04)



本文编号:3031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31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0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