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非遗保护中的文化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08:51
  近几年来,非遗的保护成为社会中的热点话题。伴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地研究,我国的非遗保护有了质的飞跃。这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两方面,一是文化具有多样性,二是其是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标识。以上两点确定了非遗所涉及的范围并非简单的物品,而是关乎民族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的互相认同,这也就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世代相承,并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但在保护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将地方的非遗文化转变为公共的文化,以此来更好地进行保护,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非遗文化重构的困境入手,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非遗文化重构,探究其可行的道路,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相应的借鉴与思考。 

【文章来源】:产业创新研究. 2020,(2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非遗保护中文化重构的困境
    (一)缺乏创新意识
    (二)缺乏科学意识
    (三)过度适应现代化
二、非遗保护中文化重构的有效策略
    (一)文化形态重构
    (二)社会功能重构
    (三)传承模式重构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振兴传统工艺视角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以宽甸柳匠编织技艺为例[J]. 杨佳斌.  大众文艺. 2020(13)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教育传承研究——基于“弥渡花灯进校园工程”的调查[J]. 李刚.  大理大学学报. 2020(03)
[3]探索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文化重构的“三重”困境[J]. 杜慧.  智库时代. 2019(35)
[4]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实施过程中妈祖文化重构发展问题[J]. 高国兴.  闽商文化研究. 2019(01)



本文编号:3039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39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