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耕读文化概述
发布时间:2021-03-29 06:48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耕是最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生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富强之基。耕读文化是根植于农耕文明中的优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传统物质生产的基础,更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根基、人文基础和哲学底蕴,在新时代加以弘扬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丰富与完善,这也是乡村振兴、文化自信、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耕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二、耕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三、耕读基因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四、乡村振兴进程中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耕读文化的中西对比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归·弥合·传承:新耕读传统中的家园遗产[J]. 彭兆荣. 文化遗产. 2019(06)
[2]古村落教育习俗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J]. 朱毅峰.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04)
[3]乡村振兴战略中“新耕读传家”的家园遗产[J]. 彭兆荣.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5)
[4]耕读传家: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遗产保护活化的文化逻辑[J]. 张颖.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5)
[5]传统村落视域下耕读文化发展初探——以黄陂大余湾为中心的考察[J]. 李任,姚伟钧. 中国农史. 2017(04)
[6]新耕读文化的现实困境及发展途径[J]. 文丰安. 重庆社会科学. 2017(08)
[7]“耕读分家”:理解村落社会变迁的新视角[J]. 刘朝晖.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8]对振兴耕读文化的思考[J]. 黄俊贵. 图书馆. 2016(02)
[9]耕读文化与古村落空间意象的功能表达[J]. 王维,耿欣.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7)
[10]《补农书》与明末清初江南耕读文化[J]. 周邦君. 农业考古. 2009(01)
本文编号:3107111
【文章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耕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二、耕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三、耕读基因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四、乡村振兴进程中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耕读文化的中西对比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归·弥合·传承:新耕读传统中的家园遗产[J]. 彭兆荣. 文化遗产. 2019(06)
[2]古村落教育习俗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J]. 朱毅峰.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04)
[3]乡村振兴战略中“新耕读传家”的家园遗产[J]. 彭兆荣.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5)
[4]耕读传家: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遗产保护活化的文化逻辑[J]. 张颖.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5)
[5]传统村落视域下耕读文化发展初探——以黄陂大余湾为中心的考察[J]. 李任,姚伟钧. 中国农史. 2017(04)
[6]新耕读文化的现实困境及发展途径[J]. 文丰安. 重庆社会科学. 2017(08)
[7]“耕读分家”:理解村落社会变迁的新视角[J]. 刘朝晖.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8]对振兴耕读文化的思考[J]. 黄俊贵. 图书馆. 2016(02)
[9]耕读文化与古村落空间意象的功能表达[J]. 王维,耿欣.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7)
[10]《补农书》与明末清初江南耕读文化[J]. 周邦君. 农业考古. 2009(01)
本文编号:3107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0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