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全面小康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想象”:意蕴、场景及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06 00:03
从"生产型乡村"经由"文化型乡村"走向"生活型乡村",以乡村振兴的"文化想象"建构乡村社会的"美好生活",是后全面小康时代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和实践进路。乡村文化正遭遇去政治化、去历史化、去地方化和去生活化的"四重危机",将成为后全面小康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亟须破解的难题。通过建构后全面小康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意蕴—场景—路径"的整体框架,揭示乡村文化具有的政治性、历史性、地方性、生活性等时代意蕴,重塑乡村文化空间场景形态和重构乡村文化振兴集成路径,才能为激活乡土文化资源、建设乡村美好生活共同体注入持久的文化力量。
【文章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后全面小康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想象”逻辑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维视野中的乡村振兴(笔谈)[J]. 杨华,陈奕山,张慧鹏,何绍辉,董磊明,贺雪峰,田先红,狄金华,谭同学,黄志辉,郭亮,陈柏峰. 西北民族研究. 2020(02)
[2]“三农”发展的时代意蕴与乡村振兴的集成路径[J]. 翟坤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3]乡村文化建设的四维建构与振兴策略——基于贵州的典型经验[J]. 刘洋,肖远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人民美好生活创造的逻辑理路——基于需要满足和价值实现的研究[J]. 刘吕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01)
[5]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 刘守英,王一鸽. 管理世界. 2018(10)
[6]当代文化发展的新特征[J]. 丰子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7]城市文化创新的界面、廊道与维度[J]. 秦德君. 学术界. 2016(05)
[8]从经济空间到文化空间的生产——兼论“文化-科技-经济”统一体的发展[J]. 鲁品越. 哲学动态. 2013 (01)
[9]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文化环境的本体论维度[J]. 苗伟. 思想战线. 2010(01)
[10]论“文化空间”[J]. 向云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120355
【文章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后全面小康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想象”逻辑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维视野中的乡村振兴(笔谈)[J]. 杨华,陈奕山,张慧鹏,何绍辉,董磊明,贺雪峰,田先红,狄金华,谭同学,黄志辉,郭亮,陈柏峰. 西北民族研究. 2020(02)
[2]“三农”发展的时代意蕴与乡村振兴的集成路径[J]. 翟坤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3]乡村文化建设的四维建构与振兴策略——基于贵州的典型经验[J]. 刘洋,肖远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人民美好生活创造的逻辑理路——基于需要满足和价值实现的研究[J]. 刘吕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01)
[5]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 刘守英,王一鸽. 管理世界. 2018(10)
[6]当代文化发展的新特征[J]. 丰子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7]城市文化创新的界面、廊道与维度[J]. 秦德君. 学术界. 2016(05)
[8]从经济空间到文化空间的生产——兼论“文化-科技-经济”统一体的发展[J]. 鲁品越. 哲学动态. 2013 (01)
[9]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文化环境的本体论维度[J]. 苗伟. 思想战线. 2010(01)
[10]论“文化空间”[J]. 向云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120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2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