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军垦文化变迁与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 ——从《军垦战歌》到《新军垦战歌》

发布时间:2021-04-19 09:31
  从1949年部队凯歌进疆到1954年兵团成立至今,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军垦战士、兵团职工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取得了辉煌成就。本选题以1965年上映的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和2014年拍摄的六集电视纪录片《新军垦战歌》为切入点及时间节点,通过对两部纪录片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文化特征的梳理分析,基于屯垦戍边视角对军垦文化变迁进行总体研究。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对国内外与文化变迁相关的理论和实例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本研究的创新点、选题研究的视角、方法、意义等内容。第一章兵团屯垦戍边与《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对军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军垦战歌》与《新军垦战歌》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文化特征作了概述,阐述了兵团屯垦戍边与边疆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证明了“屯垦兴、西域宁;屯垦废、西域乱”的历史经验在新中国的继承发展,说明了军垦文化在兵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第二章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以《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为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1949年部队凯歌进疆从战斗到生产“亦军亦农、亦军亦工、亦军亦牧”近70年...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兵团屯垦戍边与《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
    一、军垦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一)军垦文化的历史渊源
        (二)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
        (三)军垦文化概要
    二、《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文化特征
    三、屯垦戍边与边疆稳定发展
        (一)文化润边
        (二)文化戍边
        (三)文化强边
        (四)屯垦戍边在边疆稳定发展中的价值
第二章 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
    一、兵团物质生产生活快速发展
        (一)亦军亦农生产方式的变迁
        (二)亦军亦工生产方式的变迁
        (三)亦军亦牧生产方式的变迁
        (四)食衣住行消费生活方式的变迁
    二、兵团组织管理体系优化完善
        (一)兵团各级机关组织形式
        (二)团场经营管理体制
    三、兵团精神文化生活与时俱进
        (一)兵团职工群众观念文化吐故纳新
        (二)教育事业全面普及
        (三)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四)科技发展蒸蒸日上
第三章 军垦文化变迁的理论分析
    一、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
        (一)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分期
        (二)不同时期军垦文化的主要特征
        (三)军垦文化变迁的总体面貌
    二、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原因
        (一)军垦文化内部推动因素
        (二)军垦文化外部环境因素
        (三)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
    三、军垦文化变迁的动力与途径
        (一)军垦文化变迁的动力来源
        (二)军垦文化变迁的途径模式
第四章 军垦文化变迁的当代价值
    一、军垦文化变迁在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一)军垦文化变迁为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夯实物质基础
        (二)军垦文化变迁对新时代传承、创新和展现兵团文化建构时代风采
        (三)军垦文化变迁对新时代培育和弘扬兵团精神具有启迪意义
    二、军垦文化变迁与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的使命与目标
        (一)不忘初心,进一步发挥兵团“三大功能”
        (二)兵地融合,促进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三)开拓进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J]. 董学文.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8(03)
[2]新疆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与特质探析[J]. 薛洁,侯梦莹.  民俗研究. 2017(03)
[3]新疆现代化进程中的吐峪沟传统村落文化变迁研究[J]. 李娜.  实事求是. 2017(03)
[4]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对新疆哈萨克文化变迁的影响[J]. 付再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5]军垦文化起源发展及其内涵与传承研究[J]. 雍会,孙璐璐,胡立起.  兵团党校学报. 2015(05)
[6]新历史主义视域下兵团纪录片的叙事研究[J]. 周凤姣,王怀春.  电影文学. 2015(18)
[7]兵团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的现实意义及对策[J]. 任新农.  中国农垦. 2015(09)
[8]兵团民间故事文化内涵阐释[J]. 尚青云,薛洁.  民间文化论坛. 2015(02)
[9]新时期兵团“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研究[J]. 张全峰.  传承. 2014(11)
[10]唱响新军垦战歌[J]. 本刊编辑部.  当代兵团. 2014(22)

博士论文
[1]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司马义·热西提.陕西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马克思文化观及其现代价值意蕴[D]. 郝智浩.西安理工大学 2017
[2]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新中国屯戍制度变迁研究[D]. 张劲柏.云南师范大学 2017
[3]社会转型时期克拉玛依市宗教文化变迁与重构[D]. 袁宝华.新疆师范大学 2017
[4]“帕斯喀”节日与塔城俄罗斯族文化变迁研究[D]. 张茂东.石河子大学 2017
[5]变迁与传承—博尔斯苏木人社会生活研究[D]. 散嘎·孟根图娅.新疆师范大学 2016
[6]电视传播与兵团社会变迁[D]. 刘珊宇.新疆大学 2014
[7]133团九连维吾尔族文化变迁研究[D]. 李尚奎.石河子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47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47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