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12:41
  公共文化服务是关系到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与文化权利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总体来说,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不可否认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是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仍总体偏低。制约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供给模式的不完善则是其中最直接的原因。由于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时至今日,整个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尚存一定的偏差,往往将其看做应是由公共部门动用公共资源来为整个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体系,因而在具体的供给模式上政府的“包办”也被视为理所应当。然而随着广大民众文化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传统政府供给模式下的那种“低水平、覆盖广”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文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变已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困局,不难发现,在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实际供给过程中,无论是供给主体还是模式仍相对单一,逐渐成为制约整个体系发展的瓶颈。对此,应尽快摒弃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同时借鉴西方经验与先进理念,积极引入社会与市场力量,形成一种成熟的多元化供给模式...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五、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工具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分类与主要供给模式
    第一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一、西方学者眼中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国内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
        三、国内学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认识的局限
        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分类
        一、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公共文化服务
        二、有一定排他性或竞争性的准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独特属性
        一、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大众性
        二、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
        三、公共文化服务具有意识形态性
        四、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强烈的外部性
    第四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几种主要供给模式
        一、政府垄断型供给模式
        二、公私混合型供给模式
        三、市场化供给模式
第二章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迈向多元化供给的历程与困境
    第一节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历史沿革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1949年-1977年)
        二、转型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变迁(1978年-2002年)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初步形成(2002年至今)
    第二节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在供给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与质量偏低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
第三章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日本与韩国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供给
        一、政府部门的积极介入
        二、市场与社会力量相协助
    第二节 英国与澳大利亚的公私共建型多元化供给
        一、公私力量相协调的运作模式
        二、“一臂之距”的间接管理形式
    第三节 美国与加拿大在市场机制下的多元化供给
        一、“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原则
        二、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第四节 对于上述各模式分析与借鉴
        一、上述各模式的优质属性分析
        二、多元化——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
第四章 探求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供给之道
    第一节 多元化的决策与评估体系是前提
        一、建立多元化的决策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发展的政策与法规
    第二节 多元化的资源与要素支持是保障
        一、国家财政应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拨款力度
        二、鼓励市场与社会力量参与协助
    第三节 多元化的机构与组织的竞合是动力
        一、政府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二、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文化服务效率
        三、联合第三部门,弥补文化服务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J]. 荆晓燕.  行政论坛. 2013(04)
[2]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 胡智锋,杨乘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3]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J]. 林琳.  学术交流. 2012(12)
[4]切实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 李飞.  农业经济. 2012(10)
[5]中日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比较[J]. 张彬,晏丹.  商业时代. 2012(04)
[6]中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问题识别及原因分析——基于河南嵩县的实证调查[J]. 阮荣平,郑风田,刘力.  当代经济科学. 2011(01)
[7]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J]. 冯仕政.  开放时代. 2011(01)
[8]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中的几个内在问题[J]. 江逐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5)
[9]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公开[J]. 宁金和,张艳.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02)
[10]试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途径及能力提升[J]. 刘沫.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10)

博士论文
[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政府的作用[D]. 孔进.山东大学 2010
[2]当代中国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改革研究[D]. 韩东.华中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33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33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