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江县毛南族分龙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00:02
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以“求雨”为目的,表现传统社会对农业生产的崇拜。分龙节仪式以祭祀神灵“三界公”为主要内容,综合了毛南族神话、宗教、舞蹈、音乐等文化形式,表达了毛南族人崇尚自然、笃信神灵的信仰心理,追求平等、和谐的生命观,可以说分龙节是集信仰、艺术为一体的传统节日。但因为历史的原因,传统分龙节已经消失。2012年毛南族分龙节集体祭祀在环江县下南乡恢复,这标志着分龙节以新的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以节日志的视角看,现代毛南族分龙节已经和传统相差甚远了。经过对田野调查材料的整理分析,笔者认为,现代毛南族分龙节在节日时空、仪式程序、组织结构等方面是对毛南族传统分龙节和“肥套”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嫁接而不是单一的传承,从功能意义上看,现代分龙节的当代转换在维系民族和谐、促进民族认同心理以及增强大众娱乐方面是积极的。用民俗主义的观点分析毛南族分龙节现象,可以为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下社会转换提供新的参考,也将给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下传承保护提供新的思考。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界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毛南族分龙节的流布地域与文化背景
第一节 流布地域
第二节 文化背景
第三章 节日志视野下的毛南族分龙节
第一节 毛南族分龙节仪式程序
第二节 毛南族分龙节与节日志理论要素比较
第三节 毛南族分龙节与节日志理论差异分析
第四章 毛南族分龙节和毛南族肥套的文化元素对比
第一节 受祭拜的神灵
第二节 师公唱本
第三节 仪式过程
第五章 毛南族分龙节是民俗主义而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一节 毛南族分龙节的功能和意义
第二节 毛南族分龙节是民俗主义而不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三节 毛南族分龙节对传统文化当代转换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附录
附录1:祭文
附录2:部分师公唱本图片
附录3:田野调查图片及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3241697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界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毛南族分龙节的流布地域与文化背景
第一节 流布地域
第二节 文化背景
第三章 节日志视野下的毛南族分龙节
第一节 毛南族分龙节仪式程序
第二节 毛南族分龙节与节日志理论要素比较
第三节 毛南族分龙节与节日志理论差异分析
第四章 毛南族分龙节和毛南族肥套的文化元素对比
第一节 受祭拜的神灵
第二节 师公唱本
第三节 仪式过程
第五章 毛南族分龙节是民俗主义而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一节 毛南族分龙节的功能和意义
第二节 毛南族分龙节是民俗主义而不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三节 毛南族分龙节对传统文化当代转换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附录
附录1:祭文
附录2:部分师公唱本图片
附录3:田野调查图片及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3241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24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