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的语言文化外交——以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2 03:50
  语言文化外交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一种外交形式,是以教育和交流的手段达到增进相互了解、提升国家形象、达成文化交流的对外文化活动,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政治经贸相通、人才相通和误解消除有巨大推动作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需要国际汉语人才的支撑。因此,应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强调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重。贯彻"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打造语言文化外交品牌项目,创新汉语教学形式,搭建语言文化学习平台等积极有效的语言文化外交形式,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国际语言互通人才,实现文化融通,深化与沿线国家间的人才交流合作。 

【文章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语言文化外交
    (一)语言文化外交的概念
    (二)语言文化外交的特点
        1. 语言推广和文化推广相结合
        2. 语言推广的目标是文化传播
        3. 官方主导和民间运作相结合
    (三)语言文化外交的作用
        1. 语言文化外交推动民心相通
        2. 语言文化外交推动政治经贸相通
        3. 语言文化外交推动人才相通
        4. 语言文化外交推动误解消除
二、语言文化外交下的汉语人才培养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人才培养需求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人才的战略需求
        2.“一带一路”外国政府班官员特点(1)
        3.“一带一路”外国政府官员汉语学习需求(2)
        4.“一带一路”外国政府班官员文化学习需求(3)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三、语言文化外交下培养外国汉语人才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语言文化外交的“顶层设计”
    (二)语言与文化巧妙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重
    (三)贯彻“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加大语言推广力度
    (四)打造语言文化外交品牌项目
    (五)创新汉语教学形式,搭建语言文化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论“汉语热”与中国文化外交[J]. 张小倩.  丽水学院学报. 2018(04)
[2]“一带一路”倡议与教育外交[J]. 周谷平,韩亮.  比较教育研究. 2018(04)
[3]“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南亚汉语人才培养探析——以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为例[J]. 高皇伟,吴坚.  比较教育研究. 2016(12)
[4]中泰关系近况与泰国社会厌华情绪[J]. 张锡镇.  东南亚研究. 2016(03)
[5]发挥文化外交作用力促“一带一路”民心相通[J]. 胡文涛,林煜浩.  战略决策研究. 2016(02)
[6]打造培养传播中国文化人才的知名品牌——以华侨大学泰国品牌项目为例[J]. 黄志浩,郭艳梅.  品牌. 2015(08)
[7]公共外交视角下的泰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项目[J]. 吕挺,崔丽丽.  东南亚纵横. 2015(07)
[8]中国学院对汉语文化推广机构的指导研究——基于语言文化外交视角[J]. 张可为,段维彤.  新西部(理论版). 2014(12)



本文编号:3337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337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9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