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背景下侗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9-29 09:44
侗款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是一种基层自治形式,集中表现为对内的治理和对外的防卫。侗款的传承与保护应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回归其精神内核,参与乡村治理。具体来说,就是根据时代的需求,对"款的组织机构、款约、款的活动"进行"再组织",同时处理好侗款传承与创新、与地方政府、与其他乡村组织的关系。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侗款的核心是一种基层自治形式
二、侗款传承与保护应“见人见物见生活”
三、侗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思考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侗族款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 石兴安,吴少龙.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2]侗族传统社会治理过程中侗款组织与官府的关系[J]. 江明生. 民族论坛. 2015(08)
[3]款约在侗族乡村治理中的作用[J]. 曾惠燕. 怀化学院学报. 2014(09)
[4]略论侗族款约的当代价值——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五[J]. 杨和能,周世中. 广西社会科学. 2006(10)
本文编号:3413499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侗款的核心是一种基层自治形式
二、侗款传承与保护应“见人见物见生活”
三、侗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思考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侗族款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 石兴安,吴少龙.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2]侗族传统社会治理过程中侗款组织与官府的关系[J]. 江明生. 民族论坛. 2015(08)
[3]款约在侗族乡村治理中的作用[J]. 曾惠燕. 怀化学院学报. 2014(09)
[4]略论侗族款约的当代价值——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五[J]. 杨和能,周世中. 广西社会科学. 2006(10)
本文编号:3413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41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