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和合”思想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1-10-16 04:25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就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推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呼吁各文化文明的力量要联合起来,加强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在深入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资源,尤其是中华“和合”思想,将其贯穿到文明交流互鉴的各环节、全过程,将能有效促进对话、避免冲突、协调冲突,促进世界文明的多元并存。“和合”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其现代化转化、走向世界,从而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既发挥其价值,又能对其自身有所补充与完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和合”思想相关理论概述。本部分结合儒、道、墨、佛、阴阳等各家各派思想的研究,将“和合”思想内涵进一步概括总结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民为邦本”的民本观、“身心和合”的自我观、“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五个方面,分别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处理层面。接下来从...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和合”思想相关理论概述
    2.1 “和合”思想的内涵
        2.1.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2.1.2 “仁者爱人”的道德观
        2.1.3 “民为邦本”的民本观
        2.1.4 “身心和合”的本我观
        2.1.5 “和而不同”的文明观
    2.2 “和合”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继承与发展
        2.2.1 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矛盾的思想
        2.2.2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2.3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2.2.4 积极发展和平合作的友好关系
第3章 “和合”思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价值意蕴
    3.1 为文明交流互鉴凝练价值原则
        3.1.1 平等尊重的原则
        3.1.2 开放包容的原则
        3.1.3 和而不同的原则
    3.2 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价值标准
        3.2.1 有利于加强对本土文明的反思
        3.2.2 有利于强化对外来文明的欣赏
        3.2.3 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3.3 为文明交流互鉴明确价值追求
        3.3.1 在交流互鉴中打破隔阂与偏见
        3.3.2 在交流互鉴中推动文明创新
        3.3.3 在交流互鉴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4章 “和合”思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实践路径
    4.1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促进“和合”思想的现代化发展
        4.1.1 将传统“和合”资源与其现代化转化相结合
        4.1.2 将“和合”思想与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明相结合
        4.1.3 将“和合”思想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相结合
    4.2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扩大“和合”思想的国际化传播
        4.2.1 扩大对外宣传主体
        4.2.2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4.2.3 丰富对外宣传内容
    4.3 在综合运用文明交流互鉴的多种途径中提升“和合”思想的认同度
        4.3.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3.2 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4.3.3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明共生论: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J]. 谢清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2]论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时代内涵[J]. 吴海江,徐伟轩.  社会主义研究. 2019(03)
[3]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J]. 习近平.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9(06)
[4]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J]. 习近平.  前线. 2019(06)
[5]与伊斯兰世界的文明互鉴与包合[J]. 李希光.  全球传媒学刊. 2018(03)
[6]让文明的光芒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J]. 徐崇温.  理论导报. 2018(07)
[7]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多元文明的对话——全国第三届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综述[J]. 刘勇,姜彦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8(01)
[8]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J]. 习近平.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7(06)
[9]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J]. 习近平.  中国农业会计. 2017(02)
[10]中华和文化的当代应用[J]. 程惠哲.  人民论坛. 2015(19)

硕士论文
[1]习近平世界文明多样性思想研究[D]. 张艳珍.山东大学 2016
[2]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文化渊源[D]. 毛俊.扬州大学 2011
[3]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 赵炜中.河北师范大学 2010
[4]和合文化与中国和平外交[D]. 杨宁宁.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39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439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