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消费变革背景下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以辽东三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0 04:13
  山地承载了人类身心健康的诉求,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山地旅游满足了新时代旅游者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愿望,受到广大旅游者青睐,已进入规模发展阶段。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目前正值消费变革时期,旅游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旅游产品的精品化、特色化、文化属性及健康属性,然而从现有的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来看,很多已开发和待开发的山地旅游产品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造成了山地旅游资源的浪费。如何根据消费变革的趋势,深度分析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构建科学的开发评价体系,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山地旅游研究作很好的理论补充。首先对消费变革、山地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三方面的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并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资源及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为文章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其次,以旅游供需、旅游系统论等理论为指导,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消费变革衍生的新兴旅游需求,综合专家访谈及实地调研,从供给潜力系统、需求潜力系统及支持潜力系统3个层次、9个准则层、29个指标层构建山地旅...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消费变革背景下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以辽东三县为例


研究对象相对位置

辽东,潜力,山地


消费变革背景下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以辽东三县为例37图4-2辽东三县供给潜力系统对比1.旅游资源质量旅游资源质量发展潜力最大的为本溪满族自治县(0.6704),其次为宽甸满族自治县(0.4627),最后是桓仁满族自治县(0.3036)。本溪满族自治县拥有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老边沟风景区、大石湖风景区、铁刹山4处4A级山地景区,并有3A级山地景区两处(本溪市平顶山森林公园、汤沟森林公园),省级自保护区一处(本溪和尚帽子自然保护区)。本溪县以枫叶作为名片,享有枫叶之都美誉,其中关门山在全国知名甚高,流传着“关山归来不看枫”的佳话。铁刹山是东北道教名山,也是道教支派龙门派的发祥山,老边沟与大石湖交相辉映,县域内还拥有洋湖沟、太阳沟等一些尚未完全开发的山地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品质、数量均处前列。此外本溪满族自治县还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来增强知名度,如巴图鲁关东越野挑战赛、“燕东山花节”、关门山“森林交响音乐会”等,其山地旅游资源品质、山地旅游资源独特性、山地主题活动多样性均为最理想解。宽甸满族自治县山地面积分布最广,为理想解,其县域内拥有4A级山地景区4处,即天华山风景名胜区、天桥沟国家级森林公园、青山沟国家风景名胜区和黄椅山森林公园,并有国家级森林保护区一处(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都占优势。但县域内山地旅游资源缺乏精准定位,特色不鲜明,在省内知名度不高。主题活动有特色的“桃花节”、“枫叶节”及“油菜花观赏节”,活动的吸引力相对欠缺,因此山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主题活动的开展皆为负理想解。桓仁满族自治县内拥有4A级山地景区2处,即五女山风景区及枫林谷风景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五女山

辽东,潜力,满族,自治县


消费变革背景下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以辽东三县为例40表4-3辽东三县需求潜力理想解与负理想解C15C16C17C18C19理想解本溪县桓仁县本溪县宽甸县桓仁县负理想解桓仁县宽甸县宽甸县桓仁县宽甸县注:C15-C19分别为旅游人次数、旅游人次增长率、市场营销能力、旅游收入、旅游增长率表4-4辽东三县需求潜力测评结果及排序指标项目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A2sep+0.22710.62940.7206sep-0.75590.62680.5016D0.76900.44900.4104排序123B5sep+0.04890.40340.5021sep-0.55720.35450.1349D0.91940.46770.2118排序123B6sep+0.22180.48310.5169sep-0.51090.51690.4831D0.69730.51690.4831排序123注A2为需求潜力系统,B5、B6分别为客源市场和消费市场图4-3辽东三县需求潜力系统对比1.客源市场客源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为本溪满族自治县(0.9194),其次为桓仁满族自治县(0.4677),最后为宽甸满族自治县(0.2118)。本溪满族自治县凭借关门山、老边沟、大石湖等知名成熟景区的吸引力,旅游人次数为三县之最,且游客增长率达到13.5%。关门山、老边沟景区多次登录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栏目,关门山景区还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抖音”小视频播放量达亿次以上,极大的扩宽了市常其市场营销能力与旅游人次数均为理想解,具有巨大的旅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新进展述评[J]. 王庆生,贺子轩.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研究[J]. 王娟,明庆忠.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12)
[3]滨海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优化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 杨秀平,翁钢民,李进,侯玉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04)
[4]广西地质公园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 傅中平,黄春源.  南方国土资源. 2019(04)
[5]中国近30年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田瑾,明庆忠.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8(06)
[6]当前消费变革的重要影响、面临挑战及政策建议[J]. 王青,刘涛.  发展研究. 2018(11)
[7]基于需求导向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 何莽.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8]基于AHP的山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构建及应用——以金寨县为例[J]. 张显国,储成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9]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估——以黄石市为例[J]. 陈燕和,陈冬梅,翁亚兰,陈吉,胡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10]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含义、关系及适用性分析[J]. 徐菊凤,任心慧.  旅游学刊. 2014(07)

硕士论文
[1]基于昂普(RMP)分析的日喀则山地旅游开发研究[D]. 郝永花.西藏大学 2019
[2]宁武县芦芽山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D]. 钱璐.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3]山地自然养生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王琦.华中师范大学 2016
[4]闽西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陈文盛.福建农林大学 2013
[5]南岳衡山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D]. 李青.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山东省山地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D]. 解晶.山东师范大学 2012
[7]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珠穆朗玛峰景区、大昭寺景区为例[D]. 李文博.西藏大学 2011
[8]山地旅游度假区规划控制研究[D]. 余存勇.重庆大学 2009
[9]陕西秦岭山地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 刘宇峰.陕西师范大学 2008
[10]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夏小江.成都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6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446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