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5:51
党的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连南是瑶族支系八排瑶的故乡,也是广东省内重要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是连南地区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对自身发展模式的一次探索。研究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对连南突破自身区域发展局限,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进一步夯实“生态与文化立县”新时代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旅游人类学、民族学、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昂普(RMP)分析模式从资源、市场、产品的角度对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依据国内《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分类标准对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归类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当地的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偏好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总体数量丰富,具有...
【文章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连南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图
?当地资源基本类型数当地基本类型数占国标比例(%)建筑与设施33100.00391230.77历史遗迹22100.009666.67旅游购品3266.6716318.75人文活动2150.005360.00总计10880.00692434.78数据来源:根据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调查统计表整理就资源单体个数拥有量来说,连南属于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按单体个数占比排序,连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类比重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建筑与设施(35.53%)、旅游购品(28.95%)、历史遗迹(18.42%)、人文活动(17.10%),建筑与设施比重最高,人文活动比重最低(见图3.1);单体个数值在5以上的基本类型有菜品饮食(GAZ)、种植业产品及制品(GAA)、农时节日(HBB)、现代节庆(HBC)、传统演艺(FBD)、特色屋舍(EBB)等六类,在连南现有的旅游资源里,属于上述基本类型的资源单体大多数都与瑶族文化有联系。图3.1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类型构成图建筑与设施,27,35.53%历史遗迹,14,18.42%旅游购品,22,28.95%人文活动,13,17.10%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落实发改委关于加强景区景点收费管理的政策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过多年开发的连南旅游市场已迈入成熟期,旅游供给的增长使买方市场的态势日趋明显,周边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新增的类似旅游产品也加剧了旅游市场整体竞争,使连南旅游企业不得不压缩行业利润,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促成连南旅游人均消费降低和增速下滑。图3.2连南地区2009-2018年旅游人均消费额及其增长速度3.2.1.2旅游客源市场条件根据连南旅游局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年309.28万接待游客人数中,国内游客占据绝对主体,旅游人数达到308万人次,并以省内游客居多。省内客源市场接近一半来自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周边地区,另一大部分则来自清远本地市县;省外客源市场以广西、湖南、江西等毗邻省份的游客占多数。而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入境游客总人数为1.28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0.11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17万人次,入境旅游情况与往年基本持平(见图3.3)。据不完全统计调查,连南旅游市场的绝大多数游客来自非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利用假期游览观光平时在城市里不常见到的自然景观和体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是他们主要的旅游需求和出游动机,连南地区保留较为原生态的乡村风貌和民族风情是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因素。图3.3连南地区2018年接待游客来源构成图207.00250.00373.00435.00481.50418.50432.00387.50384.00352.5020.77%49.20%16.62%10.69%-13.08%3.23%-10.30%-0.90%-8.20%-20%0%20%40%60%02004006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旅游人均消费(元)增长速度(%)省外客源26.97%省内市县客源44.6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 傅才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2]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研究[J]. 张众.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1)
[3]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 郭远智,周扬,刘彦随. 地理研究. 2019(12)
[4]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关联分析[J]. 庞艳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11)
[5]关于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困境与路径——以江西婺源地区为例[J]. 田倩颖. 区域治理. 2019(40)
[6]我国文化旅游研究可视化分析[J]. 唐代剑,邓荷荷. 旅游研究. 2019(05)
[7]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向[J]. 李保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4)
[8]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 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程久苗,杨兴柱,杨钊,姚国荣. 地理研究. 2019(01)
[9]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以川北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为例[J]. 张高军,姜秋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10]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实困境与路径[J]. 王庆生,张行发.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博士论文
[1]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1978-2015)[D]. 苗元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阿城区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刘卜源.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连南排瑶传统村落原真性保护研究[D]. 熊琪.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全域旅游视角下屏南县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程尧凡.福建师范大学 2017
[4]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研究[D]. 王美玲.黑龙江大学 2014
[5]万荣县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王震.山西财经大学 2014
[6]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D]. 张运生.河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48375
【文章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连南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图
?当地资源基本类型数当地基本类型数占国标比例(%)建筑与设施33100.00391230.77历史遗迹22100.009666.67旅游购品3266.6716318.75人文活动2150.005360.00总计10880.00692434.78数据来源:根据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调查统计表整理就资源单体个数拥有量来说,连南属于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按单体个数占比排序,连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类比重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建筑与设施(35.53%)、旅游购品(28.95%)、历史遗迹(18.42%)、人文活动(17.10%),建筑与设施比重最高,人文活动比重最低(见图3.1);单体个数值在5以上的基本类型有菜品饮食(GAZ)、种植业产品及制品(GAA)、农时节日(HBB)、现代节庆(HBC)、传统演艺(FBD)、特色屋舍(EBB)等六类,在连南现有的旅游资源里,属于上述基本类型的资源单体大多数都与瑶族文化有联系。图3.1连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类型构成图建筑与设施,27,35.53%历史遗迹,14,18.42%旅游购品,22,28.95%人文活动,13,17.10%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到落实发改委关于加强景区景点收费管理的政策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过多年开发的连南旅游市场已迈入成熟期,旅游供给的增长使买方市场的态势日趋明显,周边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新增的类似旅游产品也加剧了旅游市场整体竞争,使连南旅游企业不得不压缩行业利润,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促成连南旅游人均消费降低和增速下滑。图3.2连南地区2009-2018年旅游人均消费额及其增长速度3.2.1.2旅游客源市场条件根据连南旅游局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年309.28万接待游客人数中,国内游客占据绝对主体,旅游人数达到308万人次,并以省内游客居多。省内客源市场接近一半来自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周边地区,另一大部分则来自清远本地市县;省外客源市场以广西、湖南、江西等毗邻省份的游客占多数。而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入境游客总人数为1.28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0.11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17万人次,入境旅游情况与往年基本持平(见图3.3)。据不完全统计调查,连南旅游市场的绝大多数游客来自非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利用假期游览观光平时在城市里不常见到的自然景观和体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是他们主要的旅游需求和出游动机,连南地区保留较为原生态的乡村风貌和民族风情是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因素。图3.3连南地区2018年接待游客来源构成图207.00250.00373.00435.00481.50418.50432.00387.50384.00352.5020.77%49.20%16.62%10.69%-13.08%3.23%-10.30%-0.90%-8.20%-20%0%20%40%60%02004006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旅游人均消费(元)增长速度(%)省外客源26.97%省内市县客源44.6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 傅才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2]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关联性研究[J]. 张众.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1)
[3]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J]. 郭远智,周扬,刘彦随. 地理研究. 2019(12)
[4]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关联分析[J]. 庞艳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11)
[5]关于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困境与路径——以江西婺源地区为例[J]. 田倩颖. 区域治理. 2019(40)
[6]我国文化旅游研究可视化分析[J]. 唐代剑,邓荷荷. 旅游研究. 2019(05)
[7]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向[J]. 李保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4)
[8]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 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程久苗,杨兴柱,杨钊,姚国荣. 地理研究. 2019(01)
[9]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以川北醉美玉湖-七彩长滩乡村旅游区为例[J]. 张高军,姜秋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10]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现实困境与路径[J]. 王庆生,张行发.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博士论文
[1]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1978-2015)[D]. 苗元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阿城区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刘卜源.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连南排瑶传统村落原真性保护研究[D]. 熊琪.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全域旅游视角下屏南县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程尧凡.福建师范大学 2017
[4]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研究[D]. 王美玲.黑龙江大学 2014
[5]万荣县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王震.山西财经大学 2014
[6]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D]. 张运生.河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48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44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