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囿与遮蔽:新媒体环境下“疗愈文化”盛行反思
发布时间:2021-11-26 01:07
近年来,伴随着网友的"自嘲""自黑"等社会话语以及类似"夸夸群"里急需别人认同别人赞美的渴望,其背后是大众焦虑的投射,可被视为一种展示自我、理解自我、获得疗愈的隐喻。"疗愈文化"的产生是民众心理的投射、资本的筹谋和自我调适的结果。这种文化借助新媒体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因此,文章分析"疗愈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发展态势,并对其进行反思。
【文章来源】:新媒体研究. 2020,6(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治愈系文化”与“疗愈文化”
3 形成拘囿:建构“自愈”式乌托邦神话
4 受到遮蔽:借助人际交往得以疗愈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春摆渡与镜像疗法——当下中国“治愈系”影视剧的文化征候[J]. 王文斌. 文艺研究. 2019(03)
[2]网络祈愿:幸运游戏、精神走私与认同困境[J]. 蒋建国,杨盼盼. 探索与争鸣. 2019(01)
本文编号:3519128
【文章来源】:新媒体研究. 2020,6(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治愈系文化”与“疗愈文化”
3 形成拘囿:建构“自愈”式乌托邦神话
4 受到遮蔽:借助人际交往得以疗愈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春摆渡与镜像疗法——当下中国“治愈系”影视剧的文化征候[J]. 王文斌. 文艺研究. 2019(03)
[2]网络祈愿:幸运游戏、精神走私与认同困境[J]. 蒋建国,杨盼盼. 探索与争鸣. 2019(01)
本文编号:3519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1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