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场与移情: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27 01:12
在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沉浸、在场与移情三个方面逐一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及表现。虚拟现实为观众创造了完全沉浸其中的仿真环境,并让观众在持续的互动体验中产生临场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情感参与和共鸣,从而真正地与公众建立关联。虚拟现实技术为公众与文化遗产的交流提供了替代性方案,同时提升了公众实地探访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科技传播. 2020,12(1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沉浸:具身参与的感官体验
2 在场: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
3 移情:叙事激发的情感参与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相关性 共鸣度 同理心——博物馆企及观众的关键所在[J]. 郑奕. 东南文化. 2018(01)
[2]网络学习空间交互性、沉浸感对学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J]. 朱珂.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2)
[3]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综述[J]. 张凤军,戴国忠,彭晓兰.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6(12)
本文编号:3521298
【文章来源】:科技传播. 2020,12(1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沉浸:具身参与的感官体验
2 在场:身临其境的心理感受
3 移情:叙事激发的情感参与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相关性 共鸣度 同理心——博物馆企及观众的关键所在[J]. 郑奕. 东南文化. 2018(01)
[2]网络学习空间交互性、沉浸感对学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J]. 朱珂.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2)
[3]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综述[J]. 张凤军,戴国忠,彭晓兰.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6(12)
本文编号:3521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2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