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青年“丧”文化传播、演化及引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09:18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生活方式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近年来,网络青年亚文化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演化,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样式。这其中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网络青年“丧”文化。网络青年“丧”文化的传播渠道以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为主,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普遍流行于青年群体中,影响的人群范围极广;同时也对一大批青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深刻影响。透过一些代表着“丧”文化的图片和语言,可以看到青年一代的焦虑情绪及其精神面貌,也能了解到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基于此,笔者将“丧”文化放在亚文化范畴和传播学视角下进行观照,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丧”文化群体重点集聚网络社区——知乎、微博、豆瓣进行参与式观察。运用文本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并基于亚文化、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挖掘网络青年“丧”文化的成因、传播特点、演化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问题,这些也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第一章中,笔者主要对网络青年“丧”文化的现状进行解读,包括其主要表现、自身特点以及产生原因;第二章中,主要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从线上传...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丧”百度指数趋势图(时间跨度2016.1.1-2020.2.24)
图 0-2 以“丧”为热词搜索微指
11第一章网络青年“丧”文化现状解读一网络青年“丧”文化的主要现实表现网络青年“丧”文化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定义,也没有形成公认的概念,且还处于不断变化中,以后还可能表现出更多的形式。笔者就目前表现出来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并认为这些形式与群体本身关系密切。青年群体有着敢于对抗、追赶潮流的特性,因此在丧文化的呈现方式上产生了不同的表现形式①。(一)文字丧文字是“丧”文化表现形式中最基本的一种,起着解释、说明“丧”文本符号所承载意义的作用。“丧”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以文字形式为代表的经典语录,成为了青年群体常用的表达方式。例如“别看他表面装作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实际上他也并没有把你放在心上”“如果一个人秒回了你,也只能说明,这个人在玩手机而已”等一些具有反转形式的文字表达,正在被青年群体以一种狂欢姿态在各种渠道使用着。(二)图片表情包丧图片的特点是冲击力、容易使人记祝网络青年“丧”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一些人物形象被制作成了“丧”系表情包,其中“葛优躺”表情包就是代表之一[18]。图1-1“葛优躺”表情包网络截图①刘吉东.中国互联网青年亚文化及其商业收编[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新时代“佛系青年”现象及其价值引导[J]. 曹珊.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7)
[2]互联网生活的异化与重构——从互联网时代人的生存状态谈起[J]. 李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纯网综艺的青年亚文化解读——以“这就是”系列网综为例[J]. 李采薇. 视听. 2019(06)
[4]被消解的偶像:“狗粉丝”网络亚文化研究[J]. 李邦豪. 视听. 2019(06)
[5]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的研究[J]. 赵启琳. 科技传播. 2019(04)
[6]新媒体环境下丧文化现象解读[J]. 马倩倩. 北方传媒研究. 2018(02)
[7]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J]. 董子铭. 新闻界. 2017(11)
[8]“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 董扣艳.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1)
[9]试论“丧文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对策[J]. 霍垒杰.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10]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J]. 杜骏飞. 编辑之友. 2017(09)
硕士论文
[1]“佛系”青年亚文化研究[D]. 王燕.河北大学 2019
[2]中国互联网青年亚文化及其商业收编[D]. 刘吉冬.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8566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丧”百度指数趋势图(时间跨度2016.1.1-2020.2.24)
图 0-2 以“丧”为热词搜索微指
11第一章网络青年“丧”文化现状解读一网络青年“丧”文化的主要现实表现网络青年“丧”文化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定义,也没有形成公认的概念,且还处于不断变化中,以后还可能表现出更多的形式。笔者就目前表现出来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并认为这些形式与群体本身关系密切。青年群体有着敢于对抗、追赶潮流的特性,因此在丧文化的呈现方式上产生了不同的表现形式①。(一)文字丧文字是“丧”文化表现形式中最基本的一种,起着解释、说明“丧”文本符号所承载意义的作用。“丧”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以文字形式为代表的经典语录,成为了青年群体常用的表达方式。例如“别看他表面装作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实际上他也并没有把你放在心上”“如果一个人秒回了你,也只能说明,这个人在玩手机而已”等一些具有反转形式的文字表达,正在被青年群体以一种狂欢姿态在各种渠道使用着。(二)图片表情包丧图片的特点是冲击力、容易使人记祝网络青年“丧”文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一些人物形象被制作成了“丧”系表情包,其中“葛优躺”表情包就是代表之一[18]。图1-1“葛优躺”表情包网络截图①刘吉东.中国互联网青年亚文化及其商业收编[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新时代“佛系青年”现象及其价值引导[J]. 曹珊.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7)
[2]互联网生活的异化与重构——从互联网时代人的生存状态谈起[J]. 李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纯网综艺的青年亚文化解读——以“这就是”系列网综为例[J]. 李采薇. 视听. 2019(06)
[4]被消解的偶像:“狗粉丝”网络亚文化研究[J]. 李邦豪. 视听. 2019(06)
[5]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的研究[J]. 赵启琳. 科技传播. 2019(04)
[6]新媒体环境下丧文化现象解读[J]. 马倩倩. 北方传媒研究. 2018(02)
[7]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J]. 董子铭. 新闻界. 2017(11)
[8]“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 董扣艳.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1)
[9]试论“丧文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对策[J]. 霍垒杰.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10]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J]. 杜骏飞. 编辑之友. 2017(09)
硕士论文
[1]“佛系”青年亚文化研究[D]. 王燕.河北大学 2019
[2]中国互联网青年亚文化及其商业收编[D]. 刘吉冬.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8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9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