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乡村振兴的伦理本源
发布时间:2022-01-22 19:38
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线,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浓厚的现代性意蕴。而现代化进程的内在悖论召唤着传统农耕文化的返场,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发育现代性、融入现代性、扬弃现代性。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的精华,汇聚着中华民族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相处的伦理智慧,集中体现为"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法则,"父慈子孝、耕读传家"的家庭美德,"同甘共苦、守望互助"的乡邻关系以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充分发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契合乡村振兴伦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及其内在张力,探寻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之道,对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意义深远。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悖论与传统农耕文化的“返场”
二、传统农耕文化的伦理内涵及其发掘
(一)人与自然的相处法则——道法自然、和谐共生
(二)农耕家庭的道德风尚——父慈子孝、耕读传家
(三)基层社会的乡邻关系——同甘共苦、守望互助
(四)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三、传统农耕文化契合乡村振兴的伦理向度及其张力
(一)二者都直接面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问
1.敬畏自然,永远保持对自然界的感恩之心。
2.以“度”为前提的取自然之力为我所用。
3.充分认识并科学利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二)二者都深刻关联“如何规定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命题
(三)二者都内在具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四、传统农耕文化嵌入乡村振兴现实之道及其展望
(一)汲取农耕智慧发展现代农业
(二)推广农耕理念建设美丽农村
(三)传承农耕文化助力农民富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共享理路[J]. 王东,王木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2]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J]. 张雄,朱璐,徐德忠.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3]货币下乡与价值错乱——兼论天价彩礼的形成及其社会基础[J]. 何绍辉. 中国青年研究. 2017(09)
[4]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式微与转型——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J]. 张燕. 伦理学研究. 2017(03)
[5]农业生命逻辑与农业的特点——农业生命逻辑丛谈之一[J]. 李根蟠. 中国农史. 2017(02)
[6]“时”的农业伦理学诠释[J]. 任继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7]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J]. 朱霞,周阳月,单卓然.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8)
[8]现代农业的困惑[J]. 曹东勃. 读书. 2010(05)
本文编号:3602782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悖论与传统农耕文化的“返场”
二、传统农耕文化的伦理内涵及其发掘
(一)人与自然的相处法则——道法自然、和谐共生
(二)农耕家庭的道德风尚——父慈子孝、耕读传家
(三)基层社会的乡邻关系——同甘共苦、守望互助
(四)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三、传统农耕文化契合乡村振兴的伦理向度及其张力
(一)二者都直接面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问
1.敬畏自然,永远保持对自然界的感恩之心。
2.以“度”为前提的取自然之力为我所用。
3.充分认识并科学利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二)二者都深刻关联“如何规定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命题
(三)二者都内在具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四、传统农耕文化嵌入乡村振兴现实之道及其展望
(一)汲取农耕智慧发展现代农业
(二)推广农耕理念建设美丽农村
(三)传承农耕文化助力农民富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共享理路[J]. 王东,王木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2]历史的积极性质:“中国方案”出场的文化基因探析[J]. 张雄,朱璐,徐德忠.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1)
[3]货币下乡与价值错乱——兼论天价彩礼的形成及其社会基础[J]. 何绍辉. 中国青年研究. 2017(09)
[4]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式微与转型——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J]. 张燕. 伦理学研究. 2017(03)
[5]农业生命逻辑与农业的特点——农业生命逻辑丛谈之一[J]. 李根蟠. 中国农史. 2017(02)
[6]“时”的农业伦理学诠释[J]. 任继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7]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J]. 朱霞,周阳月,单卓然.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8)
[8]现代农业的困惑[J]. 曹东勃. 读书. 2010(05)
本文编号:3602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0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