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25 23:34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文化宝藏是内蒙古自治区各族民众共同的财富,对它的保护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民众共同的事业。20世纪以来,其濒危性日益显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但由于内蒙古生态环境复杂,实践时间较短,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民众主体功能、探索法制保护新路径、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促进生态保护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20,33(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理性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问题一

民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问题


图1结果分析:选择“没有参加”过相关活动的占49.05%,“经常参加”的只有2.95%,48.00%的民众参与度较低。图2结果分析:选择“很关注”的只占7.51%,“基本不关注”的占23.86%,“碰到,会关注”的则占68.6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路径选择——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刘春玲.  山西档案. 2017(01)
[2]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产权法因应——以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J]. 冯晓青,罗宗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经验与启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两例[J]. 博特乐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609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09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