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萌元素”在中国动漫衍生产品中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13:25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文化逐渐与国际接轨,在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吸取和借鉴着其他的文化。在当代“萌”作为网络新词在中国主流文化、消费主义和心理学的影响下,又蕴含了很多新的寓意童真、可爱、乖巧、温情、温馨、憨态、无害等具有安全感的复杂情绪,这中情绪很快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年轻人对“萌”的喜爱和推广逐渐形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慵懒”不是所谓的“反智”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回归;“贱萌”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满压抑情绪的一种反抗,打破常规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待;“呆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快乐、简单的一种心态,更多是对人际关系过于功利的一种反思,“萌”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精神状态,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现如今“萌元素”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种地方,如Q萌的宣传广告以及“萌萌哒”的交流方式等,这也极大的扩大了“萌元素”的传播方式,从而催生出“萌产品”、“萌经济”等多种社会现象。动漫的产生始终有“萌元素”的陪伴,动漫是“萌元素”滋生的土壤,同时也是“萌元素”传播的良好载体。在动漫以及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萌元素”的使用让动漫衍生产品的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增加其吸引力,促进消费,...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 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
二、“萌”演变过程与“萌元素”延伸设计
    (一)“萌”的演化过程
    (二)萌的界定与特点
        1.“萌”的界定
        2.“萌”的特点
    (三)“萌元素”的演化过程
        1.萌元素的产生
        2.萌元素分类
    (四)“萌元素”流行的原因
        1.“萌元素”的交流方式
        2.“萌元素”的传播方式
        3.“萌元素”的设计应用
        4.“萌元素”的功能特征
        5.“萌元素”的教化功能
    (五)“萌元素”的符号化意义
    (六)“萌元素”的现实积极性
        1.交流方式多样化
        2.缓解生活压力
        3.催生萌经济
    (七)“萌元素”设计的规避因素
        1.儿童化心理
        2.色情和暴力的侵蚀
三、动漫衍生品的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动画衍生品的分类
    (三)中国动漫衍生品发展现状
    (四)动漫衍生品造型风格的划分
        1.写实类
        2.拟人类
        3.Q版类
    (五)动漫衍生品的艺术特征
        1.观赏性
        2.趣味性
        3.夸张性
        4.实用性
        5.互动性
        6.虚拟性
四、“萌元素”在动漫衍生产品中的设计研究
    (一)中国元素在动漫衍生品中的应用分析
    (二)萌系动漫衍生品萌化设计原则
        1.萌的外形设计特点
        2.设计比例原则
        3.萌元素适度应用原则
    (三)色彩上的萌化处理
        1.颜色的功能
        2.色彩的搭配规律
    (四)受众分析与消费者定位
五、毕业设计-猞猁的动漫角色制作
    (一)毕业设计简介
    (二)设计步骤
        1.外观造型上
        2.色彩组合上
        3.设计草图
    (三)消费者的定位
        1.20岁以下
        2.20岁-25 岁
        3.25岁以上
    (四)周边衍生品展示
六、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众筹电影融资模式与风险分析[J]. 朱家伟.  经营与管理. 2018(11)
[2]浅读“萌”文化的生命力[J]. 邓歆雨,周颖.  通识教育研究. 2017(00)
[3]日本萌经济[J]. 傲雪,范婷婷.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14)
[4]《寄生兽》之动画暴力分析[J]. 朱中伟,张浩.  戏剧之家. 2016(03)
[5]基于淮安地域文化的动漫衍生品设计研究[J]. 关荣.  包装工程. 2015(24)
[6]国产电影《捉妖记》的成功原因摭谈[J]. 余霞.  戏剧之家. 2015(23)
[7]试论动画角色设计及其衍生品的开发——以“哆啦A梦”为例[J]. 江虹.  大众文艺. 2015(18)
[8]基于文化维度的动漫衍生品设计思考[J]. 邱国鹏,李勋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9]萌文化流行的心理原因解析[J]. 朱琴.  文学教育(上). 2014(11)
[10]汉语网络流行语“萌”语义演变及认知机制探析[J]. 白解红,王莎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硕士论文
[1]“萌”系网络流行语的语用研究[D]. 李应.信阳师范学院 2015
[2]消费社会背景下“萌”现象分析[D]. 徐婉晴.重庆大学 2015
[3]动漫衍生产品的实用性研究[D]. 冷晨曦.南昌大学 2012
[4]基于萌元素组合应用的萌系动漫游发展研究[D]. 汤蓓蓓.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51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51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