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菊与刀》中关于中国事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30 19:09
  《菊与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所撰写的关于日本文化与日本国民性研究的著作。《菊与刀》是现代日本文化论必然会提及的一部名著,其读者源源不绝。《菊与刀》不仅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对日本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菊与刀》也被中国读者广泛阅读,甚至成为了畅销书。但是此前的研究大多通过《菊与刀》来探讨日本的国民性。因此,本文以中国的《菊与刀》现象为契机,以其中有关中国的事例为中心,逐一进行分析,并与日本的相关事例进行对比考察。本文首先将《菊与刀》中关于中国的事例,按照论述的内容将其分为“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其他”三类,并对其一一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作为比较,对日本的相关概念也进行考察。通过这些事例对本尼迪克特的中日文化认识的客观性以及失误进行探讨之后,从文化相对主义以及鏡像效应的角度对《菊与刀》进行再考察,承认本尼迪克特作为学者的客观立场。并通过中日事例的对比分析,概括出《菊与刀》的镜像意义。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要旨
摘要
第一章 序論
    1.1 研究背景
        1.1.1 ベネデイクトと『菊と刀』
        1.1.2 中国における『菊と刀』現象とその背景
        1.1.3 『菊と刀』を再検討する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と研究方法
    1.3 先行研究と間題意識
        1.3.1 中国における石先行研究
        1.3.2 日本における石先行研究
    1.4 論文構成
第二章 『菊と刀』における中国事例の考察
    2.1 倫理的思想
        2.1.1 孝·忠
        2.1.2 仁
        2.1.3 義理
        2.1.4 誠
    2.2 政治的思想
        2.2.1 階層制度
        2.2.2 皇帝思想
    2.3 その他
        2.3.1 婦人
        2.3.2 家庭
        2.3.3 禅宗
第三章 『菊と刀』の再考察
    3.1 『菊と刀』と文化相对主義
    3.2 中日事例の対照分析
第四章 結論
付錄
参考文献
謝辞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恕、怒、仁、孝”的字形分析及文化阐释[J]. 吴宝安,彭洲洋.  文学教育(下). 2017(02)
[2]库利的“镜中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梁永郭,李亚男.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3]日本民族性“双重性”的解读——以《菊与刀》为例[J]. 吴雪美.  名作欣赏. 2014(24)
[4]《菊与刀》中的日本人形象[J]. 耿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S1)
[5]《菊与刀》研究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J]. 郎倩倩.  科技信息. 2012(30)
[6]从《菊与刀》看日本的耻文化[J]. 宋威.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8)
[7]日本学者对待《菊与刀》的文化心理历程[J]. 孙志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8]日本人的义理观解读[J]. 黄宝珍.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9]浅析《菊与刀》中日本人的矛盾与两难[J]. 罗笑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7)
[10]大和民族的核心结构“耻感文化”——读《菊与刀》[J]. 冉红芳.  文教资料. 2007(17)

硕士论文
[1]关于露丝·本妮迪克特的《菊与刀》的例证[D]. 梁爱露.上海师范大学 2011
[2]戴季陶与本尼迪克特的日本观比较研究[D]. 董春辉.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84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84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9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