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期的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0 22:44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界定了“文化政治美学”的概念,介绍了中国当代学者的研究现状,论证了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的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对中国当代颇有影响的西方学者的文化政治美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方式”理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和批评的政治性理论;詹姆逊的社会形式诗学、政治无意识理论和意识形态叙事理论;托尼·本尼特的文本政治理论、文化治理性理论和审美实践理论。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当代学者刘锋杰、姚文放和王杰的研究理路。他们于文化政治与审美双重视角下创构了新的文学批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姚文放提倡话语策略下的文化政治学、刘锋杰创构文学政治学和王杰提出审美乌托邦理论。第三章对比中西学者的文化政治美学理论的异质与同构,异质包括三个方面:文学本质观、逻辑方法论和治理实践观。同构也包括三个方面:超越传统美学、同一问题弱小者话语和文学乌托邦的救赎。第四章论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结合“政治”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话语策略的文化政治美学,关于文学审美修辞的文化政治美学和关于文化治理的文化政治美学。结语展望未来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景...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化政治美学的西学中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一、文学生产方式
二、审美意识形态
三、批评的政治性理论
第三节 詹姆逊的文化政治批评理论研究
一、社会形式诗学
二、政治无意识
三、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第四节 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一、文本政治
二、文化治理性
三、审美实践理论
第二章 文化政治美学的中国话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晚近文学理论的转向: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
一、文艺社会学研究
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三、“文化政治”研究
第三节 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现代维度—“审美幻象”
二、审美人类学学科的创构
三、审美乌托邦理论
第四节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
一、文学的起源性质—“艺象形态”
二、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文学想象政治”
三、文学政治学学科的创构
第三章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异质同构
第一节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异质
一、文学本质观
二、逻辑方法论
三、治理实践观
第二节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同构
一、超越传统美学
二、同一问题“弱小者话语”
三、文学乌托邦的救赎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的三种形态
第一节 作为话语策略的文化政治美学
第二节 作为文化治理的文化政治美学
第三节 作为审美修辞的文化政治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904630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化政治美学的西学中释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一、文学生产方式
二、审美意识形态
三、批评的政治性理论
第三节 詹姆逊的文化政治批评理论研究
一、社会形式诗学
二、政治无意识
三、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第四节 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一、文本政治
二、文化治理性
三、审美实践理论
第二章 文化政治美学的中国话语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晚近文学理论的转向: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
一、文艺社会学研究
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三、“文化政治”研究
第三节 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现代维度—“审美幻象”
二、审美人类学学科的创构
三、审美乌托邦理论
第四节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
一、文学的起源性质—“艺象形态”
二、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文学想象政治”
三、文学政治学学科的创构
第三章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异质同构
第一节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异质
一、文学本质观
二、逻辑方法论
三、治理实践观
第二节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同构
一、超越传统美学
二、同一问题“弱小者话语”
三、文学乌托邦的救赎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的三种形态
第一节 作为话语策略的文化政治美学
第二节 作为文化治理的文化政治美学
第三节 作为审美修辞的文化政治美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904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90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