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城镇化背景下沧州市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01:03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背景下沧州市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环节,农村的文化建设对于农村地区具有传承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生活服务和推进经济发展的独特功能。因而,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文化既不同于封建文化,也不同于现代城市文化和西方文化。其建设道路也不能是简单的传承或拷贝,只能是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必须立足农村的区域特征,结合时代精神,认真分析当前同时作用于农村的多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牢牢把握农村社区文化为建设和谐农村服务的总方向,走文化重建的道路。论文以马克思农村文化建设理论及相关内容为指导,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实证分析、文献和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走访沧州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县进行实地调研,综合研究得出沧州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并从中总结出已经取得的成就,有: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等。同时,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阻碍着沧州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例如:农民文化消遣方式单一,文化干部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举办的文化活动很少,公共文化设施农民很少利用等。已经取得的成就需要继续保持和完善,而存在的问题需要努力寻求解决方式。结合沧州市实际情况及相关理论,从制定合理规划和发展目标,保证经济投入的长效性,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重建氛围,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等方面,尝试提出有助于推进沧州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建议。沧州农村社区文化重建是重组和改造农村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保护和弘扬积极因素,重建一种符合国家现代化要求的、真正有助于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发展进步的“新文化”,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社区 文化重建 沧州市 社会主义新农村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4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3
  • 1.2.1 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价值10-12
  • 1.2.2 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12
  • 1.2.3 沧州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必要性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3 结论15-16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6
  • 1.4.1 研究内容16
  • 1.4.2 创新点16
  • 1.5 研究方法16-17
  • 1.6 本章小结17-18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借鉴18-24
  • 2.1 概念界定18-20
  • 2.1.1 农村社区文化及其功能18
  • 2.1.2 农村社区文化重建18-20
  • 2.2 理论借鉴20-23
  • 2.2.1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20-21
  • 2.2.2 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21-22
  • 2.2.3 新世纪我党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和思想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近现代农村文化建设24-28
  • 3.1 近现代农村文化建设回顾24-26
  • 3.1.1 新文化运动24
  • 3.1.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24-25
  • 3.1.3 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建设25-26
  • 3.2 文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剖析26-27
  • 3.2.1 现代化进程中封建文化的束缚26
  • 3.2.2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文化的滞后26-27
  • 3.2.3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冲击27
  • 3.3 本章小结27-28
  • 第4章 沧州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实证分析28-40
  • 4.1 沧州市区域概况28
  • 4.2 沧州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认识28-29
  • 4.3 沧州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现状29-34
  • 4.3.1 取得的成绩29-30
  • 4.3.2 存在的问题30-34
  • 4.4 沧州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4-38
  • 4.4.1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34
  • 4.4.2 基层政府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34-36
  • 4.4.3 农村社区文化主体和文化精英缺乏36-37
  • 4.4.4 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落后37-38
  • 4.5 本章小结38-40
  • 第5章 推进沧州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对策及建议40-50
  • 5.1 沧州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目标和任务40
  • 5.2 沧州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基本思路40-43
  • 5.2.1 坚持唯物史观40-41
  • 5.2.2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41
  • 5.2.3 走继承与创新之路41-42
  • 5.2.4 更新理念走出误区42
  • 5.2.5 由点及面的圆形发展42-43
  • 5.3 推进沧州市农村社区文化重建工作的建议43-48
  • 5.3.1 实行双轨文化建设体制43-44
  • 5.3.2 建设农村特色文化44-45
  • 5.3.3 营造良好的重建氛围45-47
  • 5.3.4 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47
  • 5.3.5 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社区文化活动47-48
  • 5.4 本章小结48-50
  • 结论50-52
  • 附录52-54
  • 附录1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情况调查52-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念群;;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J];读书;2010年07期

2 黄纪苏;;漫议文化重建[J];文化纵横;2011年04期

3 秋风;戴志康;林炎志;盛洪;强世功;温铁军;;第二场 面向传统与世界的中华文化重建[J];文化纵横;2012年05期

4 高长江;现代化与文化重建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5年08期

5 邓牛顿;评“文化重建论”[J];理论与创作;1995年02期

6 佛日;佛学在文化重建中的使命[J];法音;1996年03期

7 ;关于中国人地区文化重建的几点看法——“江八条”发表一周年探索走向21世纪的中华文化[J];台湾研究;1996年01期

8 李灵;;“文化重建”之管见[J];原道;2010年00期

9 陈建军;现代化与文化重建[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年06期

10 姜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默契——读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治平;;社会转型与文化重建[A];2003年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3年

2 陶玉霞;;从文化创意到文化重建——乡村游憩未来之路[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淑芬;;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重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涪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袁蓉;灾后文化重建要突出“四重四抓”[N];绵阳日报;2008年

2 王荔 田强 本报记者 张伟;涪城“三加快”全面启动文化重建项目[N];绵阳日报;2008年

3 金翔 王钰 李季;灾后文化重建稳中提速[N];广元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嘉;体验团带读者体验我市灾后精神文化重建新成果[N];成都日报;2011年

5 记者 孙振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为文化重建注入更多活力[N];雅安日报;2013年

6 本刊编辑部;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重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7 凌锋;“文化重建”当有百姓声音[N];法制日报;2007年

8 王婧姝;丽江在废墟上完成文化重建[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记者 肖志元;省委宣传部调研我市灾后文化重建工作[N];广元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孙琪;用优秀文化产品促进文化重建[N];四川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雅琦;卢旺达离散者在国家重建中的作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志民;城镇化背景下沧州市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倩;近代知识分子与文化重建[D];东华大学;2010年

4 杨政;政治变迁与文化重建[D];山东大学;2006年

5 马丽;论学校文化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娄明阳;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对文化重建的想象[D];苏州大学;2010年

7 文侃;试论民族自信心的文化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阳;国家与国家之外[D];厦门大学;2009年

9 李璇;SN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重建的协同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背景下沧州市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50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